美對日韓關稅都下調為15% 台灣將獲同等待遇?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三(7月30日)公布與韓國達成的協議內容,把早前的對等關稅稅率下調至15%外,包含韓國汽車的關稅也同步從25%降至15%,與日本和歐盟的稅率相同。
美韓貿易協議中也新增了韓國對美的3500億美元基金。川普稱,這項投資將用於他親自挑選、「由美國擁有和控制」的項目。週四,韓國政府補充解釋,其中1500億美元會用於雙邊造船合作,其餘2000億則是投資在半導體、電池、生物技術和核能合作等領域。
韓國總統府政策室長金容範指出,這項投資基金主要以貸款和擔保形式(融資擔保)提供,直接投資額並不多。被問及基金細節時,金容範坦言,具體架構尚未明確。
川普也宣布韓國同意向美國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或其他能源產品,並將視自身發展需要在美國投資,具體金額直到8月韓國總統李在明訪白宮時才會對外公布。
儘管美方在貿易協議文件中同意在即將對晶片和藥品徵收的關稅中,不會讓韓國處於劣勢,但針對鋼鐵和鋁製品徵收的50%關稅並未鬆綁。
除了投資與購買能源協議外,韓國也將擴大開放美國汽車、卡車進口,但針對美國強烈要求的農畜產品,韓國則以糧食安全和農業敏感性為由,未進一步開放美國大米和牛肉。
據韓聯社報導,李在明發文稱:「透過此次磋商,政府消除了出口環境的不確定性……期待此次經貿協議能推動兩國深化產業合作,從而鞏固同盟關係。」
然而,韓國在野黨國民力量批評協議內容,質疑李在明政府為了盡快與川普達成關稅協議,做了太多讓步。
台灣也適用日韓協議框架?
川普設下的8月1日談判期限進入最後倒數,但台灣尚未與美國達成協議。路透報導稱,談判結果可能影響台灣未來的貿易策略與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定位,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而言至關重要。
一名了解美台談判情況的人士向彭博社透露,川普政府目前提議要給台灣「最佳關稅待遇」,但未說明具體數字。台灣官員推測,可能接近日本獲得的15%關稅稅率。消息人士也補充,在日本同意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基金後,美方也要求台灣加碼投資。
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引述一名熟悉台美談判的知情人士說法稱,「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對台灣像擠檸檬一樣……美國希望全面進入台灣市場。」
路透社週三(30日)引述4名知情人士報導,稱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代表團仍在美國就關稅問題與川普政府談判。
行政院30日也證實該消息,並表示台灣秉持「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雙方互利互補」的原則談判,希望能完成「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4項任務,並促進台美雙邊貿易平衡,以及台美在科技及國安等多元領域合作。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周子馨 (路透社,彭博社,Polit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