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全民科學週科學實作營開跑
〔記者張忠義/高雄報導〕高雄市「全民科學週科學實作營」今天在國立中山大學附中舉行熱鬧非凡的科學嘉年華;有來自全市各區的國小5、6年級學生齊聚一堂,在科技教育專業教師的帶領下,展開科學動手做實作與探索體驗。
這樣很酷,小朋友現場叫著。將所有電池電源線安裝,電池會帶動磁力,讓指北針開始旋轉。現場學生們自己操作安裝,每個步驟都要正確,有的學生成功讓指北針旋轉,有的無法動作,也考驗著學生對探索科學興趣,找出原理,修正錯誤,陀螺最後能融合電流磁效應與法拉第感應定律,做出會發光、永不停止旋轉的陀螺。
活動計畫主持人郭啟東教授、高雄市教育局蔡宗明科長與中山大學附中代理校長張文凱一同揭開序幕,活動吸引全市國小高年級五、六年級學生報名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郭啟東教授說,科學實作營不只是動手做科學,更是培養學生探索精神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搖籃。教育局蔡宗明科長也說,科學教育應從小扎根,透過動手實作與團隊合作,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培養觀察力、創造力與批判思考,為未來的學習與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營隊包含了四堂主題實作課程,讓參與實作同學表示很有趣,大呼過癮。在「看見聲音的振動」中,透過學生們實際動手做,了解雷射光讓原本看不見的聲音變成躍動的波形;「力學探究實作」裡,鋁罐、吸管、磁鐵變成平衡遊戲的主角,揭開接觸力與非接觸力的秘密。
「轉不停的陀螺」課程則融合電流磁效應與法拉第感應定律,做出會發光、永不停止旋轉的陀螺;最後在「翻過來,就亮了—開關設計與電路探究」,學生們從材料設計到組裝,親手完成翻轉即亮的創意燈具。
活動中,學生們收起手機,專注於每一次的實驗與同儕合作。新莊國小劉同學說,跟班上好朋友一起參加,大家都對科學很有興趣,對自己組裝「翻轉燈」覺得很好玩,很炫也很有趣,能量可藉由電流傳遞、轉換後可利用電池等設備儲存電能,再轉換成其他能量。
新興國小郭姓女同學也說,必須能正確操作電池、LED、迴紋針、吸管、鋼珠等物品,才能藉由電流傳遞,完成翻轉燈電路開關的設計,很考驗她與同學們是否了解與組裝能力,所以對科學實作營報名參與興趣很高。
高雄市教育局表示,科學實作營讓參與學生們,不僅能從理論走向實踐,體驗科學之美,培養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在心中種下熱愛科學的種子,為高雄科學教育注入新活力,孕育未來的科學家與創新人才。
〈高雄市全民科學週科學實作營開跑〉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探即新聞 | TanJ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