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H20晶片重返中國受阻 傳已要求供應鏈停產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週五驚喜現身松山機場,這是黃仁勳今年度第三度來台,下午受邀到台積電演講後,晚上將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慶生。黃仁勳受訪時也透露,為因應最新Rubin平台即將量產,因此親自來台感謝台積電的協助。
儘管黃仁勳所到之處風光無限,但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輝達AI晶片H20重返中國之路恐崎嶇不平。據悉,中國官方以國安疑慮為由,要求當地科技企業停止採購H20晶片,輝達近日已要求部分供應鏈,包括美國先進封裝廠Amkor、南韓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以及鴻海(Foxconn)暫停相關生產。
Amkor主要負責H20先進封裝,三星提供記憶體,鴻海則參與組裝。三家公司對外媒詢問均未給予回應。輝達對此僅表示,公司會持續依市場情況「動態管理供應鏈」。
中國網信辦上月曾傳召輝達,要求交代H20晶片是否存在「後門」或遠端操控功能,並下令部分企業(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暫停下單,直至完成國安審查完成。外界認為,中國對H20的質疑,已演變成對美國AI硬體依賴的戰略性反制。
黃仁勳週五在台灣受訪時也強調,「晶片並無後門,已將相關資訊提供給中方,盼能消除疑慮」。黃仁勳強說明,H20並非軍用或政府基礎建設產品,而是商用AI晶片,允許其銷售「對所有人都有好處」。黃仁勳並透露,近期已與美國總統川普討論海外業務,強調維持美國AI技術堆疊(tech stack)的重要性。
在美國出口限制下,輝達5月對H20提列45億美元的庫存損失,若無相關管制,輝達上季營收可望多出25億美元。分析師估計,中國若徹底封殺H20,將威脅輝達每年逾200億美元的中國營收;儘管輝達仍能靠較低階晶片維持在中國的部分市占,但隨著中國本土供應鏈加速發展,2027年前景恐更趨嚴峻。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此舉是對外宣示「半導體自主化」決心,也凸顯美中在AI硬體主導權上的攻防。對輝達而言,美中政策夾擊使其衝返中國市場之路充滿變數,也恐迫使輝達加速尋找替代市場,並調整產品策略來因應未來更多變的地緣政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