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政壇震撼】楊曜不選了 從自嘲「無能立委」到揭露建設停擺真相
楊曜立法院質詢 圖/楊曜臉書翻攝
南部最大聲/記者 吳有炓 報導
澎湖唯一立法委員、民進黨籍的楊曜日前宣布,任期屆滿後將不再參選任何公職。外界普遍關注的,不只是他以健康為由請辭,而是其在聲明中明言「近兩年澎湖建設完全停擺、產業瓶頸難以突破」,無異於為澎湖的治理現況開出一張震撼的病歷表。
但事實上,這場「退出政壇」的前奏,早已在去年底透過他一則臉書貼文埋下伏筆——「您們選了一個對執政團隊毫無影響力的立法委員,我會深刻檢討。」
去年就爆料「無能、無心」 黨內公開開火
2024年11月17日,楊曜在臉書寫下:
「今天已經接到四次有關華信航空航班臨時異動、延誤的投訴……您們選了一個對執政團隊毫無影響力的立法委員,我會深刻檢討……民進黨有必要趕快找個可以改善澎湖交通的立委候選人了。」
這則文字貼文語氣激烈,並附上「#無能的立法委員」、「#無心的執政團隊」兩個標籤,明確表達對黨內執政縣府及中央部會的不滿,也等同自我批評長期無力改善航班問題。此舉當時即引發澎湖地方政治圈震撼,被視為楊曜首次公開向民進黨中央開火。
原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79bZf8xiU/
從自責到請辭:揭開澎湖建設停擺的三大矛盾
一、政見承諾落空:建設「有文無感」
楊曜自2012年擔任立委以來,政見聚焦於澎湖醫療升級、離島交通改善與軍公教待遇合理化等。然而,2025年辭職聲明中卻直指「建設完全停擺」,與其多年政績與承諾自相矛盾。
對比澎湖縣府施政報告仍列有腫瘤中心籌設、城際運輸整合、BOT停車場案等計畫,顯示中央與地方在文件上「有做」,但基層民眾卻普遍無感,進一步引發「紙面進度」與「體感落差」的批評。
二、第三家航空成「政治謠言」
2023年底,縣府曾對外宣稱有「第三家航空公司」即將投入台澎航線,卻遲遲未見申請進度。楊曜於2024年3月更公開發文反擊:「傳說終究只是傳說」,並強調與縣長陳光復「只有同黨之誼」。
此舉正式揭露民進黨內在澎湖的「雙首失靈」問題——縣長主導話語卻無實質落地,立委雖有意監督卻喪失影響力,雙方互不協調,讓交通議題一再原地打轉。
三、統籌分配款風波激化黨內裂痕
2024年,中央調整離島財政分配時新增金門與連江,但澎湖未獲同等待遇,引爆地方不滿。雖然行政院事後強調澎湖未被刪減,但爭議已在地方燒開。
此事被認為是楊曜辭職前最後一根稻草——既無法在制度設計中為地方爭取更多,也無法平息基層怒火,失去了立委本應具備的關鍵影響力。
「健康」只是表面 「制度性失能」才是真問題
楊曜在請辭聲明中提及因長期失眠、力不從心決定不再參選,但若回顧其從2023年起連續針對航班、交通、建設公開發難的言論,外界普遍解讀為:這位四屆老將的離場,是對民進黨在澎湖「同黨執政卻無法協作」的全面否定。
他既是自我檢討的立委,也是目睹系統失靈的內部見證者。
民進黨青黃不接 國民黨伺機而動
隨著楊曜退場,澎湖民進黨陷入明顯接班困境。縣長陳光復、馬公市長黃健忠仍在任期中,難以同時出戰立委;地方議員如蘇育德雖被點名,但尚缺整合資源與能見度。
反觀國民黨方面,主委陳雙全與議長陳毓仁父子、議員吳政杰等人呼聲漸起,黨內已有評估佈局聲音。
「後楊曜時代」:澎湖的下一個立委,不只是換人,更要換方式
楊曜辭去的不只是立委職位,也是一種制度性政治困局的總結。他在離開前留下的這句話:「民進黨有必要趕快找個可以改善澎湖交通的立委候選人」,看似卸責,卻也是一記警鐘。
澎湖不缺規劃、不缺文件、不缺口號——缺的是能夠整合中央與地方、跨越黨內派系與任期算計的實幹者。
楊曜的離場,或許正是逼問民進黨下一個提名人選,是否能真正「改善」澎湖的起點。
#澎湖建設 #離島建設 #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