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洪瑜蓉 / 綜合報導
許多飼主在第一次養貓後,往往會被貓咪的「發情期行為」嚇到,包括整夜喵喵叫、在地上打滾、甚至到處亂尿等,其實這些行為都是自然現象,但若不了解背後的真正原因,便很容易造成壓力與誤解,以下為大家整理出貓咪發情期的「五個常見表現與潛在危害」,幫助飼主們更好地照顧家中毛孩。
1.頻繁叫春
貓咪發情期最明顯的徵兆之一,就是會頻繁發出高亢且持續的叫聲,這是牠們向異性傳達訊息的自然反應,若貓咪未絕育,這種叫聲可能連續持續數天甚至數週,尤其在夜晚格外擾人。
2.愛用身體摩擦
發情期的母貓特別黏人,牠們會經常用身體蹭人腿、牆壁或家具,或在地上不斷翻滾扭動,這些行為是在釋放費洛蒙,以吸引公貓注意,公貓則可能會在此時變得急躁,甚至試圖外出尋找伴侶。

(示意圖/Unsplash)
3.到處亂尿
在發情期間,貓咪通常會以噴尿標記地盤,以宣示自己的存在或吸引異性,這會導致家中出現強烈氣味,甚至因此破壞家具,對於飼主來說,這是最常見且最令人頭痛的「副作用」。
4.情緒劇烈起伏
發情中的貓咪情緒會變得不穩,可能會突然從撒嬌轉為煩躁,甚至開始出現攻擊行為,尤其是公貓之間若聞到母貓的氣味,恐將發生互相打架爭奪地盤,造成受傷風險。
5.健康隱患
若母貓長期處於反覆發情但未懷孕的狀態,很容易導致子宮蓄膿、卵巢囊腫等生殖系統疾病,公貓則可能因壓力造成食慾不振或行為異常,這些健康問題往往會比叫春聲更令人感到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