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美國核融合新創布局亞洲 規劃2030年在日本建反應爐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彭博》報導,美國核融合開發商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正與日本政府官員接觸,討論在2030年至2040年間,於日本部署核融合反應爐的可能性。CFS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穆加德(Bob Mumgaard)在東京受訪指出,「這個計畫與日本推動低碳能源轉型的戰略方向一致」。
CFS成立於2018年,源自麻省理工學院(MIT),上週剛宣布獲得輝達(Nvidia)在內的投資人融資8.63億美元,這筆資金將用於推動商用核融合技術發展,加速實驗設備走向實際應用。
核融合被視為「終極能源」,因其具備高能量密度、低碳排放及相對安全等優勢,已成為各國能源戰略的研究重點。日本長期倚賴進口化石燃料,且核能政策因福島事故受創,亟需尋求新型低碳電力來源,核融合因此受到關注。
目前,CFS已開發出高溫超導磁體,作為建構小型核融合裝置的核心技術。CFS目標設定在2030年代中期建設首座示範電廠,並逐步實現商轉;若日本合作案成形,將有助日本能源結構朝多元化邁進,同時對國際核融合產業鏈帶來戰略影響。
專家進一步指出,輝達投資CFS,顯示AI運算需求與能源基礎設施的緊密連動。儘管AI發展成為各國另一層面的軍備競賽,但拓展資料中心的能耗驚人,也成為科技巨頭及政府單位急欲解決的難題,低碳、穩定的核融合電力若能落地,將為AI產業提供關鍵支撐,也可能改變全球能源與科技的競合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