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如何看九三閱兵?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大閱兵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九·三閱兵雖然是台灣政府密切關注的事件,但觀察人士注意到,台灣社群媒體鮮少有人提前關注這場大閱兵。報道引述分析人士指出,這除了與台灣近來內部政治爭議的後續效應有關,也凸顯台灣社會與中國二戰歷史的疏離。
不過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道稱,據B站平台(Bilibili)統計,該平台閱兵全程直播累計觀看人次達2.3億次,有近40萬台灣用戶在B站觀看了閱兵直播。央視旗下的新媒體號“玉淵譚天”報道,綜合多個平台,台灣用戶累計觀看次數突破500萬。
在社群媒體上,有台灣用戶感嘆看閱兵“好看”、“被震撼到了”;“人家的武器的確進步神速”。也有人認為有些裝備“不是什麼中國新式科技”而是“照著美軍現有的軍用無人機進行仿制”具有同等能力的復刻品。不少人進一步討論知否要承擔戰爭風險。有位用戶說:“不知道別人有沒有變統派,但我看到無人機、機器狗、無人坦克、無人潛艇組成的軍隊,真的覺得要擁抱和平。”
“未踩到合作行為紅線”
據“玉淵譚天”3日公布的相關名單,至少有13名台灣各黨派、學界的人士出席九三閱兵。除了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還有前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新黨主席吳成典、前立法委員周荃、前立法委員曹原彰、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的前助理游智彬、自稱“高級外省人”的媒體人郭冠英、前國民黨中央委員徐正文、台大教授苑舉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等。
在“九三閱兵”之前,台灣陸委會一再表示,這不是有助於兩岸和平氣氛與全球民主團結的活動,呼籲台灣人不要去參加。陸委會還警告稱,如果有政黨、法人、人民團體或個別人士赴中參加活動涉及與中方從事任何形式的合作行為,將依兩岸條例等法律規定裁罰。
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4日在記者會上,對“部分國人赴陸參加閱兵典禮等相關活動”深表遺憾,但稱洪秀柱以前國民黨主席身份出席,其曾任立法院副院長的經歷不落在兩岸條例有關條款規範內,“不是法律要去懲處的狀況”。抗戰老兵潘長發:“打死我也不會跟大陸合作”
從9月2日晚開始,包括舒淇、吳慷仁、伊能靜、吳奇隆、黃安等在內的十多位台灣藝人在微博上轉發了央視新聞宣傳閱兵的同一條貼文。“今天,我們一起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5098天、14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從不屈服於任何敵人!今天的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更無懼任何風浪!讓我們一起銘記歷史,從偉大勝利走向偉大復興!”
這些藝人的部分關注者表達了失望。有粉絲表示“好難過”,一些人氣憤表示未來將抵制有關藝人作品。有人不解,問“現在還轉發是為了補考嗎?”;還有人賭氣稱“讓他好好去中國發展”。
對於有人為藝人辯解,說他們可能受制於經紀公司或甚至 不知情,一位用戶寫道:“藝人可以沉默或不發聲,並非沒有選擇。……多數做出‘不違逆中國、但可能傷害台灣’的言論,是因他們認為傷害台灣的風險近乎零。”
台灣陸委會對此回應表示,轉發的內容並沒有包含“貶低中華民國地位、或明確主張以武力改變兩岸現狀”的語句,亦未踩到“合作行為”紅線,因此不涉及違規。
舉行閱兵的9月3日同時也是台灣的軍人節。總統賴清德當天在臉書發文稱,“台灣人民熱愛和平,台灣也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而是緬懷先烈、記取歷史的教訓,堅守對自由民主的信念,更相信手中的裝備,是用來保家衛國,不是用來侵略擴張。”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