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為保障能源安全 歐盟打算去月球上挖礦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委員會9日發布的第六份年度《戰略前瞻報告》警告稱:“全球秩序已遭受巨大沖擊。非歐盟國家可能不再能夠穩定供應低碳能源技術所需的關鍵材料。”
報告指出:“作為回應,人們可能會愈發重視包括太空采礦在內的先進開采技術,而月球采礦正是其中之一。”
鋰、銅、鎳和稀土等金屬對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至關重要,但歐盟內部開采量極為有限。歐盟委員會擔憂,資源儲量豐富的國家可能聯合操控供應,就像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對石油市場的影響一樣。
事實上,太空采礦已得到多國政府機構的支持,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歐盟內部,盧森堡已將自己定位為歐洲的太空采礦中心,希望通過機器人開采月球和小行星。這些天體通常富含有用金屬,如稀土、鋁、鈦和錳,以及黃金、鉑金等貴金屬。
然而,工業化規模的太空采礦依然是遙遠的夢想,將開采出的金屬運回地球的實際方案仍處於起步階段。
德國小鎮回收稀土 難敵中國競爭
報道指出,能源轉型正推高對關鍵礦產的需求。但由於歐盟土地狹小、人口稠密,環保標准嚴格,且公民社會活躍,即便發現資源,也難以真正開展礦產開發。
此外,歐盟在關鍵原材料供應鏈和精煉能力方面也已落後。
雅克·德洛爾中心(Jacques Delors Centre)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已牢牢掌控關鍵原材料供應鏈:全球40%的銅、60%的鋰、70%的鈷以及近100%的石墨都在中國完成煉制。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