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加強巡邏海底電纜 防範中國灰色戰術威脅通訊安全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台灣海峽上,台灣海巡署分隊長阮仲慶駕駛100噸級巡防艇,駛向「台澎3號」海底電纜。這艘裝備水砲與機砲的船隻,正執行掃蕩任務,監控任何可能威脅台灣重要通訊命脈的船隻。台灣政府警告,海底電纜已成為中國「灰色地帶」作戰的新目標。
台澎3號電纜為連接台灣與國內外網路傳輸的24條海底電纜之一。今年6月,一名中國籍船長因蓄意切斷該纜線而遭判刑,使事件躍上國際頭條。
涉嫌拖斷台澎海纜 “中資背景”貨船被扣
阮仲慶指出,這類巡邏任務已列為優先項目,因為灰色地帶作戰旨在不動用武力卻消耗台灣資源。
今年稍早,阮仲慶的巡防艇在電纜斷訊數小時後,曾押送中國籍貨輪「宏泰58」接受調查。「他們的入侵已嚴重破壞台灣的和平與穩定」,阮仲慶表示,巡防隊正加強巡邏,並監控任何從事干擾或破壞行為的可疑船隻。
台灣政府表示,已經鎖定兩起疑似中國相關船隻涉及的電纜破壞事件,其中一起發生在台灣北部。對此,中國國台辦並未回應置評,但先前曾指責台灣「炒作」中國涉案。
台灣加強巡邏 24小時戒備防破壞
台灣的防範措施在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更加強化。隨著波羅的海地區出現多起疑似水下破壞事件,台灣意識到自身風險提高,並採取全天候巡邏。
瑞典調查:無證據顯示中國貨船蓄意破壞海底電纜
「台灣是面臨這類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台灣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告訴路透社,「我們確實和中國很近,且許多電纜分佈密集的區域非常容易遭到破壞。」
在台澎3號電纜周邊,海巡署24小時部署巡防船艦,警報系統一旦偵測到船隻以低速靠近1公裡範圍,就會先以無線電警告,必要時派遣巡防艇驅離。
資源緊繃 國際合作監控可疑船隻
然而,這些任務使得海巡署資源日益緊繃。光是負責該區域的8艘船與近500名人員,不僅要巡邏電纜,還須兼顧救援任務和海上執法。海巡署目前監控名單中有96艘中國相關船隻,其中不少掛著第三國註冊的旗子,以規避稅務與法規。
台灣政府也在監控近400艘中國相關船隻,包括可能改裝成軍事用途的貨輪。台灣國安高層官員透露,這些即時位置資訊已與「理念相近」國家分享,以強化國際合作。
媒體:中國開發出深海電纜切割器
在海域前線,海巡隊長簡日成指著幾艘破舊的中國船隻說:「那些船就像炮灰或廢鐵,他們用極少的資源就能切斷電纜,擾亂台灣社會。」
(路透社)
#台海兩岸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