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高雄公寓五年漲幅逾50% 低總價、低公設成房市新寵

高雄公寓五年漲幅逾50% 低總價、低公設成房市新寵 M傳媒

在高雄房價持續攀升的時代,具備低總價與低公設比優勢的公寓產品,正成為市場上的新寵兒。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數據,高雄市公寓成交總價中位數從2020年第二季的298萬元,一路攀升至今年第二季的450萬元,五年間漲幅超過50%,表現甚至優於近年流行的30坪以下大樓產品。

 

價格趨勢:穩定攀升的公寓市場

數據顯示,高雄公寓市場在2020年第四季正式突破300萬元關卡後,持續穩定上揚。2023年第二季達到400萬元,今年第二季更來到450萬元的新高。這種穩定向上的趨勢,在波動的房市中顯得格外突出。

 

相比大樓產品,公寓不僅價格波動較小,還具有公設比低(通常僅10-15%)、管理費用少、實際使用空間大等優勢。特別是對於預算有限的首購族來說,公寓總價往往僅相當於大樓產品的自備款,大大減輕購屋負擔。

 

居住價值:老公寓的生活魅力

住在美麗島捷運站周邊公寓住戶居住經驗:「早年建物感覺比較紮實,空間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優化,左鄰右舍互動也較多,傳統市場、餐廳、診所都方便,住起來比預期舒適很多,而且不必背負沉重的房貸。」

 

房仲業者分析,雖然多數公寓不具備車位和電梯,但經過二、三十年發展,這些老公寓多位處市中心精華地段,生活機能和學區條件都難以取代。特別是靠近捷運站的公寓,更是受到年輕首購族的青睞。

 

購買提醒:留意隱形成本

專家也提醒,購買公寓必須預留修繕預算。老舊管線更新、隔間調整、外牆防水等工程,後續開支可能達到購屋價格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建議購屋前應仔細評估屋況,並預留足夠的整修費用。

 

M觀點 在高房價時代,高雄公寓憑藉著低總價、低公設比和優越區位等優勢,成為市場上的隱形冠軍。雖然需要投入修繕成本,但對於追求實質居住空間和減輕房貸壓力的購屋者來說,公寓產品無疑提供了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隨著都市發展日趨成熟,這些位於精華地段的老公寓,其價值可能還會持續獲得提升。圖/google map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