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中美談判前夕!中國對美國晶片發起歧視與傾銷調查
火報記者 陳銳/報導
中國商務部週六宣布,對美國晶片貿易政策啟動反歧視調查,並針對部分產品展開傾銷調查。此舉發生在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即將於西班牙舉行前夕,時機引發外界關注。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聲明,第一項調查將審視美方在晶片貿易政策中是否存在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第二項則鎖定部分美國類比晶片進口,涵蓋助聽器、Wi-Fi 路由器和溫度感測器等應用。
商務部指出,近年來美國在晶片領域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出口管制與貿易歧視,這些「保護主義」行為意在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先進運算與人工智慧領域。
中美雙方的新一輪會談將於9月14日至17日在馬德里登場,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團出席。據悉,會議將聚焦美國關稅政策、出口管制「濫用」問題,以及 TikTok 等經貿議題。
此次馬德里會談將是今年第四次重要的中美面對面協商。雙方此前已在日內瓦、倫敦與斯德哥爾摩會晤,並於7月底達成延長關稅暫停90天的共識。美國總統川普隨後批准將期限延至11月10日,藉此維持貿易休戰並尋求稀土供應穩定。
此外,TikTok 的前景也成為談判焦點。美方要求該應用程式轉為美國所有,否則將面臨禁令。川普已將剝離美國資產的最後期限延長至9月17日。部分美國議員認為,TikTok 的使用者資料恐被中國政府掌握。
對此,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強調,北京從未要求企業或個人違反當地法律收集境外數據,也不會向政府提供海外用戶資訊。《中國日報》則警告,若美方執意損害中國企業利益,中方將不得不採取反制措施,以維護國家與企業的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