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寵時事

狗狗對「特定聲音」特別敏感?原來和這些因素有關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不少飼主都有這樣的經驗:家中狗狗一聽到門鈴、吹風機、鞭炮聲,甚至是微弱的高頻聲響,就立刻出現焦躁、吠叫或逃竄的行為,其實,這和牠們的生理特徵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

1. 耳朵結構與聽覺範圍的差異

狗狗的耳朵不僅靈活,還能捕捉到比人類更高頻率的聲音。人類大約能聽到 20Hz~20kHz 的聲音,而狗狗則能聽到高達 40kHz 以上的頻率。
這代表一些在人耳幾乎無法察覺的聲音(如電器高頻運轉聲、手機震動共鳴)對狗狗來說卻非常明顯,因此容易引發牠們的反應。

狗狗一聽到門鈴、吹風機或鞭炮聲就會焦躁吠叫,其實這與牠們敏銳的聽覺與過往經驗有關。圖:pixabay

2. 先天性格與警戒心

不同品種、甚至個體之間的差異,也會影響狗狗對聲音的敏感程度。天性警戒心較高的狗狗(如牧羊犬、看門犬),對環境聲音的變化特別警覺。這是牠們在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生存本能,用來提早察覺可能的危險。

3. 過往經驗與心理影響

狗狗曾經有過負面經驗(例如被鞭炮嚇過、看獸醫時聽到特定儀器聲響),可能會對相似的聲音產生「條件反射」式的恐懼反應。這種聯想記憶往往很深刻,即使多年後仍可能觸發焦慮或害怕行為。

如何幫助對聲音敏感的狗狗?

  • 循序漸進的脫敏訓練:以低音量播放讓狗狗害怕的聲音,並搭配獎勵,逐步減低牠的恐懼。
  • 營造安全空間:當外界有強烈噪音時,讓狗狗躲在安靜、熟悉的角落,降低刺激。
  • 轉移注意力:使用玩具、零食或遊戲,讓狗狗的專注力從聲音轉移到愉快的活動上。
人耳幾乎察覺不到的高頻聲音,像電器運轉或手機震動,對狗狗卻十分明顯,容易引發反應。圖:pixabay

狗狗對特定聲音過度敏感,不單只是「膽小」,而是與耳朵結構、天性以及過往經驗有關。理解這些因素,能幫助飼主找到更合適的方法,陪伴狗狗安心面對聲音帶來的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