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上合組織並非軍事同盟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稱,上合組織確實是一個在地緣政治上不斷增長的亞洲利益共同體,但說它會在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後會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反西方的“亞洲北約”,卻並不現實。這篇題為《 並肩打造北約的對立陣營?》的評論寫道:
“同北約成員國不同的是,上合組織成員國並未承擔相互提供軍事支持的義務。因此,上海合作組織並不是一個軍事同盟。上合組織自2001年由所謂‘上海五國’創建以來,打造軍事同盟從未被納入設想。雖然其最初的合作內容確實是地區安全,但卻主要聚焦於打擊恐怖主義。也就是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強調的所謂‘三股勢力’-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
在實踐中,打擊‘三股勢力’首先體現在新疆對維吾爾少數民族的鎮壓方面。相比之下,盡管成立七十年來,北約的角色一直受到質疑,但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軍事同盟。而對上合組織來說,軍事互助恐怕今後也很難被提上議事日程。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均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過去七十多年來,印巴兩個核武國家一直勢不兩立沖突不斷,未來關系出現緩解的前景也不樂觀,更不用提同時加入一個軍事同盟的可能性了。就在幾個月前,印巴兩國剛剛發生過軍事沖突。中印兩國也是在暫時擱置了邊界爭端之後,才得以促成上合峰會期間的雙邊首腦會晤。
盡管如此,這一發展仍對西方構成了新的挑戰。因為習近平、普京和金正恩在北京的會晤是前所未有的,表明他們要肩並肩地對抗跨大西洋安全體系。習近平在其上合組織峰會的講話中,稱‘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並批評某些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矛盾顯然直指華盛頓。此前,特朗普對印度實施的關稅,曾導致印度一度靠攏中國。”
《新蘇黎世報》客座評論的作者Michael Laha 是德國外交協會高級研究員,他認為,由於過度擔憂北京打造反西方軍事聯盟的可能性,上合峰會宣言所透露的一些重要信息反而沒有引起外界足夠的認識。這其中就包括上合組織有關建立人工智能領域合作機制的倡議:
“上合組織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拓展從北京向亞洲大陸外部延伸的貿易通道。由此,中國的各種戰略利益正在上合組織內生根發芽,而這也恰恰是因為中國的訴求在西方很難引起共鳴,甚至會遭到抵制。上合組織始於幾十年前的反恐合作,到後來加入‘一帶一路’內容,直到今天人工智能也成為合作議題。
因此,《天津宣言》只是一系列戰略表白的最新環節,充分表明了上合組織的實質:一個由中國發起、並不斷增添新的優先事項的合作平台。這一平台至少可以給人留下另類國際秩序的印象,不同因素在上合組織內的整合確實為此奠定了基礎。至於在此基礎上,上合組織是否真能發展成為現行世界秩序的對立陣營,現在還無法斷言,畢竟,各成員國的利益有著根本的差異。從今天的角度而言,它還不是一個可以和北約相提並論的同盟。”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新聞記者和媒體越來越頻繁地成為受攻擊和打壓的對象。《商報》就此發表評論,將中美新聞環境進行了一番比較。
“在中國,新聞自由本就無從談起,而這些年來,隨著對新聞的進一步嚴格管控,中國政府已經變成了一個神秘莫測的‘黑箱’。所有的重大決策均由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一個人說了算,同時,也沒有任何一個記者能夠接觸到他。外界幾乎沒有任何通往權力圈內部的渠道。
這就使得情況變得異常荒唐:外界幾乎會定期地去猜測習近平是否還活著,或者他是否已經大權旁落。更有甚者,現代史上最危險、傳播也最廣泛的新冠疫情爆發六年之後,人們至今仍不知曉病毒的真正來源。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來自中國的經濟數據已經不再被人信任。企業也只好聽天由命。
必須澄清的一點是:盡管近期美國在新聞自由方面出現了各種情況,但中美之間仍有天壤之別。美國總統特朗普仍在天天出席新聞發布會,也會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即便提出了批評性的問題,記者也不必擔心會就此人間消失。
但有一點必須強調,對於歐洲和德國來說,美國要比中國重要得多。“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