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德語媒體:爭奪TikTok 特朗普只贏了「面子」

(德國之聲中文網)涉及TikTok的禁令被白宮多次推遲執行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宣布,美中即將達成協議,TikTok會繼續在美運作,但該公司的美國資產則將從中國的字節跳動轉給美國擁有者。 《南德意志報》評論寫道,雖然特朗普形容這是一次重大勝利,但事實卻是,美國在算法問題上做出了讓步,TikTok的核心仍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這篇題為《爭奪 TikTok 的較量》的評論寫道:

“這項圍繞TikTok 的協議一旦正式生效,將意味著2024年4月開始的這場拉鋸戰將被劃上句號。當時,美國國會通過法律,強制 TikTok 出售其美國業務,否則將被禁用。美國議員們認為這款應用實在過於強大,特別是海量的短視頻可能會對以年輕人為主的用戶群產生影響。一些人警告稱,中國可能借助算法,有針對性地推送對其有利的內容。盡管沒有相關的證據,但也一直無法打消疑慮。如果現在有人以為美中達成協議後將徹底消除上述疑慮,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對美國來說,特朗普的 TikTok 協議只是贏了‘面子’。

盡管美國投資者未來將持有 TikTok 美國公司約 80% 的股份,並在董事會中佔據多數,其中一個席位甚至是由美國政府直接委派的。但是,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 仍是單一最大股東。更重要的是:最初引發禁止與否爭議的導火索——算法,仍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

《南德意志報》評論指出,在有關TiKTok的博弈中,特朗普更看重的是金錢和作秀,而絕非美國利益。對此,北京心知肚明,因此也就沒有戳破特朗普“勝利秀”的肥皂泡。

“事實上,中國完全有理由將有關TikTok共識視為裡程碑式的勝利:不需要交出算法,這就是巨大的成功。北京很清楚,一旦TikTok遭禁,特朗普的民意也將受損。正是憑借這一籌碼,加上對特朗普虛榮心的了解,中國在談判中巧妙布局,把美國帶入了一個不得放棄自己核心訴求的位置:算法仍由中國掌控。更令北京受益的是,美國未來甚至要從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處正式申請使用該算法的許可。這相當於美國間接承認了自己無法獨立開發這一復雜技術的窘境,也為中國提供了塑造高科技出口國形象的舞台。這也正是北京過去十多年來不斷追求的目標。

通過這份協議,中國將繼續掌控影響 1.7 億美國用戶每天在手機屏幕上看到什麼的關鍵槓桿。對美國來說,這絕不僅僅是圍繞一款應用軟件的失敗,同時還承認了技術上對中國的依賴。對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仍在延燒的貿易沖突而言,這份協議也極具啟發意義:中國再次證明,對付特朗普,強硬才有效果;而華盛頓方面也再次證明,為總統搭建舞台要比捍衛國家利益重要的多。種種跡象顯示,北京將會繼續以強硬立場同美國開展長期的對抗。“

本周四,德國反壟斷局正式批准了中國電商巨頭京東收購德國電子產品連鎖店Mediamarkt-Saturn的計劃。《圖片報》就此發表評論,作者Dirk General-Kuchel是《Computer Bild》的總編。他寫道:

“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一家連鎖零售店被收購了嗎?不必大驚小怪。’但這一收購案只是中國經濟強烈擴張欲的表象之一。我經常就此話題參加討論,而我的內心世界也很矛盾:作為科技迷,中國產品的創新力令我敬佩不已。來自中國的掃地、割草機器人、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產品、蓄電池以及電動車,早已不再是西方技術的簡單復制品。恰恰相反,中國已經在為現代技術的各種可能制定標准。

然而,令我擔憂的,卻是中國國家層面上的政治影響力。搜集到的海量數據如此誘人,中國作為亞洲高科技巨頭難道會不充分加以利用嗎?沒有人能夠真正打消我的疑慮。

問題在於,我們還能逆轉局勢嗎?我的回答是為時已晚。過去多年來,在政治和經濟層面上,我們犯了太多幼稚的錯誤,對太多的事情,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

我們當年曾嘲笑共產黨國家的一些事情,恰恰是我們歐洲人,尤其是我們德國人現在最為缺乏的東西:其中就包括類似‘五年計劃’這樣的規劃,制定清晰的願景,讓我們明確前進的方向。只要我們不能明確目標,那我們的國家就會變得越來越像廉價網店的產品。”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有興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