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藝術檔案新價值 ! 中美館邀首爾市立美術館策展人經驗分享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臺中市立美術館於昨(20)日舉辦114年「在美術館之前,我們談些什麼?」系列講座的壓軸場次,特別邀請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檔案館策展人兪禮東(Yedong Yoo)來台,以「藝術檔案的收藏與應用:重新思考其價值與近用性」為題,與觀眾分享首爾市立美術館的收藏與經營策略。

文化局長陳佳君到場致詞。圖片來源: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台中綠美圖是台中市政府推動的重要文化建設,更是國內首座結合市立美術館與市立圖書館的複合文化場域,將於今年12月13日盛大開館。而隨著開館進入最後倒數,「在美術館之前,我們談些什麼?」系列講座壓軸場「藝術檔案的收藏與應用:重新思考其價值與近用性」,不僅展現中美館對藝術檔案保存的重視,更強調以藝術檔案承載與推廣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期盼未來能在典藏與研究的基礎上,持續深化國際連結與在地文化對話。

中美館館長賴依欣說明,這次特邀首爾市立美術館檔案館策展人兪禮東來台分享,該館致力於保存與蒐集大量韓國當代藝術資料,並於2023年成立全國首座以藝術檔案為核心的公立場館——「首爾市立美術館檔案館」(Art Archives, Seoul Museum of Art),不僅彰顯其對藝術檔案保存與研究的高度重視,也透過檔案創造跨域連結的契機,並為韓國當代藝術的研究與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場講座為中美館「在美術館之前,我們談些甚麼_」系列講座畫下圓滿句點。圖片來源_臺中市立美術館

策展人兪禮東於講座中指出,藝術檔案不僅是藝術史的重要見證,同時也承載地方文化的記憶,對跨領域研究與在地文化的保存具有深遠價值。他認為,現當代藝術已超越作品本身,與研究、策展、跨域合作及觀眾參與緊密相連;藝術不僅能從個人創造力來理解,更可藉由藝術檔案揭示其背後的社會文化、政治條件與思潮。

兪禮東提到,自2010年以來韓國已逐步重視藝術檔案建設,並發展出較為制度化的體系,亦強調藝術檔案館的角色不止於保存記錄,更在於探索如何成為藝術與社會知識生產的平台。

講者策展人兪禮東(Yedong Yoo)主持人及賴依欣館長與現場觀眾進行QA環節。圖片來源_臺中市立美術館

文化局補充,繼去年於韓國首爾同德美術館舉辦「2024台中市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此場講座再度與韓國代表性美術館進行跨國交流,期盼透過此次講座,與首爾市立美術館交流學習藝術檔案的蒐集、建置、開放及多元應用經驗。未來,中美館將持續推動相關計畫,讓藝術檔案不僅成為藝術史的見證,更能作為推廣教育及促進社會對話的重要資源。

隨著綠美圖的開館進入最後倒數,此場講座也為「在美術館之前,我們談些甚麼?」系列講座畫下圓滿句點。透過一系列講者的分享,包括在地策展、藝文空間的演變、文化平權、藝術檔案等不同主題,使觀眾得以理解中美館未來營運方向和台中藝文發展可能性,更期待能與市民共創這座城市的文化新面貌。開館後,中美館將推出更多豐富精彩的活動與講座,更多資訊請上中美館官網 (www.tcam.museum) 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藝術檔案新價值 ! 中美館邀首爾市立美術館策展人經驗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