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核查:「波蘭出兵烏克蘭」?謠言大揭底
(德國之聲中文網)自9月10日19架俄羅斯無人機闖入波蘭領空以來,波蘭和北約的反應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很快便出現了不實傳言,聲稱波蘭即將成為第一個正式向鄰國烏克蘭派兵的歐洲國家。這種說法究竟從何而來,又為何迅速傳播?德國之聲事實核查為你揭開真相。
傳言:德國之聲發現,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好看視頻”上,有多個視頻散布假消息,稱波蘭宣布出兵烏克蘭。另一家名為“熱點新聞”的中國網絡媒體甚至報道稱:9月12日凌晨,波蘭突然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那就是波蘭正式宣告將會出兵烏克蘭。
德國之聲事實核查結論:錯誤。
這篇文章(如上圖所示)援引了俄羅斯國家通訊社塔斯社(TASS)的消息,聲稱“波蘭總理圖斯克明確表示將接受澤連斯基提議,向烏克蘭出兵”,並稱這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因為波蘭成為“北約第一個公開宣布出兵烏克蘭的國家”。 類似的消息也以視頻形式出現在中國社交媒體微博上,其中一個視頻在被刪前,播放量已超過兩萬次。另一個視頻則聲稱,“波蘭宣布出兵烏克蘭”,“沖突升級”。
這些消息從何而來?
這些傳言似乎源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9月11日在基輔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的表態。澤連斯基當時表示,烏克蘭願意為波蘭在防御無人機方面提供建議和協助,並暗示波蘭總理圖斯克已同意派軍事代表前往烏克蘭參與相關合作。
澤連斯基的原話是: “我認為,目前除了我們和俄羅斯以外,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擁有這樣(高效的反無人機防御)系統。” “我們願意,也隨時准備幫助波蘭。唐納德(Donald Tusk,波蘭總理圖斯克)表示,他將派出軍方人員。我已經讓他們和國防部長以及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烏克蘭總司令)取得聯系。”
路透社也報道稱,澤連斯基表示,圖斯克已“同意派軍事代表前往烏克蘭處理這一問題”。 然而,澤連斯基的表述似乎含糊不清、容易引發誤解。 第二天,波蘭國防部緊急澄清說,雖然雙方確實計劃舉行無人機培訓和波烏兩國專家的合作,但“所有相關活動都將在波蘭境內進行”,換言之,並不存在波蘭軍隊進入烏克蘭的情況。
盡管波蘭方面已經作出澄清,中國媒體上的文章和視頻仍然歪曲解讀澤連斯基最初的表態。這些虛假說法往往夾帶著零星的真實消息一起傳播,比如其中一個具有誤導性的視頻標題寫道:“緊急!一國出兵烏克蘭!4萬大軍壓境,普京反擊?”
而實際情況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聯合軍演“西方-25”期間,作為回應,波蘭舉行軍事演習“鐵衛-25”,波蘭及其盟國共有3萬名士兵參與,另有5000人被部署在白俄羅斯邊境。
煽情爆款與聳動標題
“熱點新聞”是一家主要依賴所謂的“內容農場”來生產內容的中國網站。“內容農場”,指的是以低成本、大批量制造文章或視頻的平台,它們像“信息工廠”一樣流水線式生產內容,靠標題黨和煽動情緒來吸引點擊量,從而獲取廣告收益。
“熱點新聞”的首頁充斥著各種吸睛又誇張的標題,比如: “菲律賓海警船只猛烈撞擊中國船只”; “北約實際上已經參戰”。
台灣事實核查組織MyGoPen的創辦人兼總編審葉子揚指出:“這類內容通常圍繞極具煽動性的主題展開,目的就是煽動受眾的情緒。 但這些故事往往完全是憑空捏造,甚至連人物角色都是假的。” 他解釋說,內容農場不僅會發布虛假視頻,還會重復使用同一套劇本,在不同賬號和平台上循環傳播。
事實上,同樣的標題也出現在其他中國網站上,比如中國網,或者在中國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ilibili,又稱B站) 上,經過略微修改後繼續傳播。 截至9月18日,甚至出現諸如以下標題: “歐洲10國出兵烏克蘭,普京終於等到這一天”;“俄士兵反叛,火燒普京豪宅!歐洲舍命援烏,26國出兵烏克蘭!”。
葉子揚補充道:“當某些視頻被刪除後,這些賬號通常會更換名稱和頭像。”
中國制造“信息混亂” ?
生產這些內容的內容農場,實際上是中國政府掌控下的龐大媒體生態體系的一部分。波蘭國際事務研究所(PISM)的中國問題分析師馬爾欽·普日霍德尼亞克(Marcin Przychodniak)介紹: “當局會雇傭擁有特定賬號的個人,或運營內容農場的公司,來制作一些宣傳活動,推動某些敘事內容, 而這些是他們不方便通過官方渠道或機構直接發布的。”
“如果這些有關波蘭、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敘事依然能在網上看到,這說明至少得到了當局的默許”,這名學者補充道: “從政治上來說,這對中國是有利的。”
中俄之間的共同敘事
普日霍德尼亞克接著指出:“總體目標是制造不穩定局勢,並通過自相矛盾、極具爭議性的言論來營造信息混亂,讓人難以分辨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假的。”
據美國調查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報道,早在2021年7月,中俄簽署的一份雙邊協議便明確指出,在新聞報道和敘事方面的合作是兩國政府的一大目標。
中國問題分析師普日霍德尼亞克表示:“俄羅斯和中國在一些敘事上立場一致,有時甚至會在北約和歐盟問題上互相借鑑彼此的思路。”例如,兩國都將北約描繪成一個咄咄逼人、不斷擴張的力量,侵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中國虛假信息的目標受眾是誰?
根據普日霍德尼亞克的分析,這一策略在西方的效果並不明顯,因為西方受眾通常能夠識別出明顯的虛假信息。
相反,這類虛假信息可能針對的是另一類受眾: “對於那些負責分發和傳播這些信息的人,比如外交人員、中低層官員或內容農場運營者來說, 他們的主要受眾很可能是中共更高層的官員。這些高層官員需要看到工作已經完成、信息已經傳達, 上級下達的指令得到了貫徹執行。”
Dmytro Hubenko亦參與了本文的撰寫。
編輯:Ines Eisele、Rachel Baig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Matt Ford, Chi-Hui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