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香巴拉不是神話,而是真實淨土─覺囊嘉察法王揭示修行人可親證的殊勝世界/系列報導1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宗教文化專題【記者陳莉林/撰文 責任編輯/游宏琦】

覺囊法王嘉察仁波切揭示香巴拉真實存在/照片來源:覺囊達丹林佛學會

在佛教文化與大眾想像中,「香巴拉」常被描繪成雪山彼端的祕境,帶著神秘與傳說色彩。然而,覺囊嘉察法王昂旺確吉囊瓦仁波切在專訪中明確指出:香巴拉並非神話,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世界。 它與時輪金剛密法緊密相連,象徵著修行人透過正法努力所能到達的殊勝淨土。

香巴拉與時輪金剛的殊勝關聯

「若以凡夫肉眼尋找香巴拉,當然難以看見;但對修持時輪金剛、具清淨信心的行者而言,香巴拉是真實存在,並與我們此刻的世界息息相關。」仁波切強調。

他指出,香巴拉是時輪金剛法的殊勝依止境,歷代傳承中都有詳細記載。它既是修行的目標,也將是未來轉輪聖王護持佛法、利益眾生的所在。

香巴拉與時輪金剛密法密切相關/照片來源:覺囊達丹林佛學會

法王進一步解析其特質:

  • 仍在世間:香巴拉依然受「成住壞空」的法則制約,並非超脫於世間之外。
  • 眾生具五蘊:香巴拉眾生與我們一樣,具足五蘊與心識活動,並非抽離現實的存在。
  • 修行因緣:唯有透過時輪金剛的修持,才能建立往生香巴拉的因緣。

香巴拉不是極樂世界

仁波切特別釐清一個常見誤解:香巴拉不同於西方極樂世界。

  • 極樂世界:由阿彌陀佛所建立,屬於完全清淨的剎土。
  • 香巴拉:雖然仍在世間循環之中,但因特殊因緣而具備淨土特質,更貼近我們的現實世界。

「香巴拉既不是徹底清淨的極樂剎土,也不是凡人隨意可至之地,它是一個需要修行因緣才能逐步接近的殊勝世界。」仁波切指出。

達賴喇嘛尊者深切囑咐嘉察仁波切傳授時輪金剛教法
照片來源:覺囊印度寺院提供

前往香巴拉的「簽證」

仁波切用「簽證」作比喻,生動說明往生香巴拉的條件:

  1. 接受灌頂與口傳:從具德上師領受灌頂與教授。
  2. 修前行七法:累積資糧、淨化業障、發廣大願心。
  3. 修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持誦真言、發願迴向,逐步培養進入香巴拉的因緣。

「若能如此精進修持,便能逐步累積善業,養成通往香巴拉的習氣。」法王強調。

不只是傳說,而是希望

為什麼香巴拉總被描繪成神秘國度?仁波切解釋,這是因為凡夫無法憑肉眼見到,於是人們將之浪漫化為神話。

「香巴拉的存在不僅是一個世界,更是一個希望。它提醒我們:透過正法修持,可以通往更清淨、更殊勝的境界。」

歷史上,許多大成就者確實親證並往生香巴拉。仁波切以淺白譬喻指出:只要願意精進修持時輪金剛法門,香巴拉就不只是傳說,而是一個真實可抵達的淨土。

香巴拉不僅是傳說,而是一個可抵達的淨土。/照片來源:2024台北時輪金剛大法會

覺囊嘉察法王昂旺確吉囊瓦仁波切 小檔案

  • 1970年生,自幼承蒙上師灌頂、口傳與教授。
  • 精研時輪六支瑜伽、顯密大論典及多派傳承。
  • 1986年被認證為覺囊祖師轉世(阿羅漢巴古拉化身、索南桑波尊者再來)。
  • 1998年出任覺囊母寺首任住持,後被推舉為金剛阿闍黎。
  • 2014年於拉達克被擁戴為覺囊嘉察法王,並獲達賴喇嘛尊者確認。
  • 近年在印度、尼泊爾、歐洲、南美及亞洲廣設佛學會,創建「時輪六支瑜伽禪修院法輪林」。
  • 2024年首度於台灣舉辦「覺囊世界和平祈願法會」,深獲社會關注。

《智慧金句》

「香巴拉不是神話,而是修行人心中的希望與方向。」

下篇預告

下一篇,我們將進入嘉察法王對「時間」的深邃開示,探討時間的真實與幻相,揭示修行人如何在有限生命中,體驗無限智慧。

【記者陳莉林/專題報導 責任編輯/游宏琦】歡迎轉載刊登~請註明來源;墨新聞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香巴拉不是神話,而是真實淨土─覺囊嘉察法王揭示修行人可親證的殊勝世界/系列報導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