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翁誤信假警「破例電話做筆錄」近5千萬全落入詐團手中
台中1名居住在豪宅的80歲老翁,今(114)年5月遭遇假冒公務機關詐騙,詐團自稱是屏東縣潮州警分局張姓員警,以老翁在台灣銀行潮州分行的戶頭,有不法資金進出情形,須將老翁送辦,傳喚老翁即刻前往潮州分局到案說明,弔詭的是,詐團還對老翁進行「反詐騙宣導」,告訴老翁「如有詐騙集團佯稱要你視訊或電話做筆錄,就一定是詐騙,做筆錄一定要到警察機關現場才是真的。」語畢要求老翁立即前往潮州分局做筆錄,老翁因此誤信為「真警察」,但表示自己獨居行動不便、無法立即前往屏東縣。
詐團以嚴厲的語氣要求老翁需在當天前往,否則將直接移送,在老翁苦苦哀求下,假員警態度軟化,表示「看在你年事已高、行動不便,雖然按規定不能電話做筆錄,但我們為您破例一次!」接下來用「電話做筆錄」的方式,引導老翁因涉刑事案件,須代管財產,要求老翁轉帳戶頭內3千7百萬餘元。此外,詐團發現老翁獨居無助,食髓知味,再度以假檢察官的身分致電老翁,要求老翁交出名下不動產作抵押,老翁因深信「為他反詐騙宣導又對他破例禮遇的公務機關」,交出清水區透天的不動產進行質押,貸款得1千萬餘元再交給詐團監管,直到與定居美國的女兒通話後,才驚覺遭詐、前往報案。
刑事局分析指出,此類假冒公務機關詐騙手法,通常會先假稱被害人的個人資料或證件遭冒用,利用受害人恐慌心理,假冒戶政事務所、警察局、地檢署等機關人員,以視訊、電話筆錄等方式施壓,要求提供財產證明或交付財物,受害者以年齡50歲以上占比例甚高。統計今年上半年因假冒公務機構遭詐,且財損高達千萬元以上案件,計有113件,其中,雙北及台中的發生比例占多數。
刑事局呼籲,接獲可疑來電自稱檢警、法官、偵查人員等,切勿輕信電話中所說「監管帳戶」、「偵查中需交財產證明及代管不動產」等說法,且電話或視訊做筆錄就一定是在詐騙,沒有例外或是開後門,務必掛斷電話後撥打165或當地警分局查證。此次李姓老翁案為假檢警詐騙的典型案例,也突顯出高齡者與資產擁有者容易成為詐騙目標。警方強調,大家若能提高警覺、確認對方身分、冷靜應對,就能大幅降低受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