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替世界坐牢的公民記者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只身前往武漢實地報道的公民記者張展,在服滿四年刑期僅四個月後,再次因“尋釁滋事”被判刑四年。 《南德意志報》發表評論稱,因披露疫情真相,張展竟遭到殘酷打壓,她也是在為整個世界坐牢。評論寫道:
“從2020年2月開始,張展就成了中國有關當局的關注對象。當時張展只身前往武漢,實地報道了新冠疫情爆發的情形:被捕的記者,被當局施壓的病患家屬。作為公民記者的一員,張展在社媒上發布了相關的視頻和報道。
當時,外國記者被禁止進入武漢,而中國官媒只會按照當局的口徑照本宣科。中國領導層對整個世界承諾,疫情完全在掌控之中,病毒也絕不會蔓延至境外,張展卻向世人展示了另外一番景象:人滿為患的醫院,絕望的市民以及嚴格的新聞管制。張展的報道是當時全球媒體的重要信息源。而她這種記錄現實的嘗試,最終導致張展在2020年底被判刑四年。
”替整個世界坐牢“
從某種意義上講,張展是在替整個世界坐牢。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經過去了近六年,張展的遭遇提醒世人,中國至今仍未就疫情初期隱瞞真相的做法承擔責任,北京依然在阻撓就病毒起源展開的國際獨立調查。正如大赦國際所說的那樣,張展之所以被判刑,是因為她‘拒絕沉默’。張展再度被判刑入獄的事件,告訴了我們一個很多人寧願淡忘的事實:正是因為有張展這樣勇敢的人,我們才得以得知武漢當時的真相。
繼武漢封城之後,北京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所謂的‘清零政策’,直到2022年,仍有眾多城市被全面封控。2022年底爆發抗議浪潮之後,當局嚴苛的防疫政策終於土崩瓦解,失控的大規模感染也隨之而來,並導致了數十萬人死亡。”
《南德意志報》評論寫道,因報道武漢疫情而被判刑的張展去年五月獲釋後,仍一直受到嚴密監視。而僅僅四個月之後,2024年8月,她又再度被捕。
“本月,張展再度在上海出庭受審,罪名是‘尋釁滋事’。這同2020年對張展的指控如出一轍,這也是中國司法當局抓捕關押批評者的慣用罪名。大赦國際稱相關指控‘無中生有’。希望旁聽庭審的外國外交官們則被拒之門外。
張展來自陝西省。大約十年前,她開始公開為人權發聲。2019 年因抗議行動,張展首次遭到逮捕。當時她曾在一次采訪中說:‘我希望能有一種化解人民與政府之間敵意的途徑。’
來自‘記者無疆界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至少有112名媒體從業者遭到關押。在全球新聞自由排行榜上,中國排在第178位,僅僅ºÃ於朝鮮和厄立特裡亞。”
遲到的警醒
有報道稱,西方七國集團和歐盟希望采取措施,減少對中國的稀土依賴。《商報》發表評論稱,西方終於開始采取行動了,但這份覺悟至少遲到了十五年:
“早在 2010 年,中國就曾一度叫停稀土出口,導致制造強力磁鐵不可或缺的稀土材料嚴重缺貨,價格迅速飆升。中國重新開放市場之前,工業界一直處於恐慌狀態。
然而,人們很快就淡忘了這一切。歐盟沒有為此采取任何措施,中國則一如既往地繼續擴展在稀土及其他原材料領域的領先優勢。得益於政府補貼等手段,過去幾十年當中,中國在稀土領域已經擁有西方難以追趕的技術優勢。而由於掌控了磁性材料市場,中國制定的價格令國際競爭者毫無招架能力。
…
看來非要等到危機發生,產業界和政界才肯警醒。至於為稀土設定價格下限是否是最佳措施,目前仍有爭議。但至少西方終於要采取具體步驟了。不過,這僅僅是一個開端,還需繼續努力。西方的資源項目普遍受制於冗長繁瑣和官僚主義的審批流程,以及高昂的能源成本和稅務負擔。但西方必須加快步伐,否則中國的領先優勢只會越來越大。 “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媒體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