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要求「台美晶片五五分」 外媒點破不合理:幾乎不可能做到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綜合報導】
美國政府近來再度把矛頭指向台灣半導體產業。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拋出驚人言論,要求台灣先進製程晶片「有一半要在美國生產」,引發外界譁然。不過多家外媒分析直言,這樣的想法在現實層面幾乎不可能落實。
根據《Quartz》報導,美方此舉是擔心對台積電(TSMC)及其龐大供應鏈的依賴過深,尤其考量到中國持續對台灣施壓,更讓華府覺得供應鏈安全存有風險。早在川普政府時期,白宮就曾放話要推動「1:1生產規則」,甚至威脅對進口晶片加徵高額關稅,要求美國境內的生產量必須與進口量對等。
今年3月,更傳出川普與台積電達成協議,計畫在美國投入1000億美元建廠與設立封測設施,加上先前承諾的650億美元投資,累計高達1650億美元。但產業專家直言,要把全球最複雜的半導體供應鏈大幅移植到美國,不僅需要晶圓廠本身落腳,還要說服數十家材料、零件供應商一起搬遷,難度極高。
事實上,美國目前晶片自製率不到全球一成,高階晶片比例更低。若真要達到五五分,不僅會吃掉台積電數年的全球資本支出,還可能影響其他市場的投資佈局。分析認為,即便分十年攤提,台積電每年也得把雙位數的資本支出砸在美國,對仰賴精細全球供應鏈維持競爭優勢的公司來說幾乎不可行。
台灣方面則已公開表態反對,強調半導體產業鏈環環相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單獨掌控全局。但在美國貿易手段與戰略壓力步步進逼下,台灣也陷入兩難:若完全配合,恐削弱自身的「矽盾」;若堅持抵抗,則可能面臨經濟制裁與外交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