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美外交官劃下「四不」紅線 美國務院駁斥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四(10月2日),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聲明指,駐香港特派員崔建春9月30日已約見美國駐港澳總領事伊珠麗(Julie Eadeh),向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她「同反中亂港分子劃清界限」。
中方聲明稱,崔建春向伊珠麗提出「四不」要求,包含「不見不該見的人」、「不同反中亂港分子串聯勾結」、「不得煽動、協助、教唆、資助反中亂港活動」、「不得干預涉港國安案件審理」。
伊珠麗今年8月上任,香港中聯辦關聯媒體《文匯報》9月24日指她19日在一場招待會上見了政務司前司長陳方安生、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中共中央港澳辦轉發該報導,文中警告道,在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即《基本法》23條立法)通過後,「那些還想充當外部勢力代理人的反中亂港棋子,更要好自為之」。
2019年反送中抗爭期間,伊珠麗曾與時任「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前主席羅冠聰見面;當時伊珠麗是美國駐香港領事館政治部主管,她跟香港民主派人士會晤,遭北京稱作是「外國勢力干預」香港的證據。
中國官媒央視及建制派港媒質疑美國「策動」港人示威、「煽動顏色革命」,甚至在報紙上公布伊珠麗家人的資訊。美國國務院當時曾嚴詞批評中港媒體把美國外交官隱私外洩,形容中國是「流氓政權」。
對於這次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再對伊珠麗提出交涉,美國國務院發聲明回應:「美國外交官代表我們國家,職責是在全球促進美國的利益,外交官在世界各地、包含香港,通常都是這麼做。」
羅冠聰則向DW表示,他只與伊珠麗見過一次面,「性質與香港政治人物會面外國官員無異」。他還說:「所有國家都有權利關注香港事務,香港的民主訴求一直都是來自市民的,而非任何國家影響。」
羅冠聰自2020年流亡英國,目前遭港府通緝。他上週持英國難民身分的有效簽證從美國飛往新加坡,卻被新加坡以「不符國家利益」為由拒絕入境。此事引發廣泛國際關注;香港《光傳媒》引述獨立記者Kris Cheng說法指羅冠聰曾尋求美國、英國政府協助,以免被移交香港。對此,羅冠聰向DW指出,他在新加坡遭扣留期間,並未接觸任何英美官員。
自2020年香港《國安法》生效,香港的民主自由空間益發惡化。國際社會持續關注47人案、黎智英案等重大案件;伊珠麗之前的美國駐港澳總領事梅儒瑞(Gregory May)今年稍早也曾表示,美國總統川普「非常關切」黎智英案。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周昱君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