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網絡犯罪和縱火——德國基礎設施遭遇多重攻擊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關鍵基礎設施近來頻繁遭到攻擊。就在歐洲多個機場上空發現無人機的同一周,包括柏林機場在內的許多樞紐機場使用的安全軟件也遭遇了網絡攻擊,導致乘客和工作人員陷入混亂。與此同時,德國鐵路公司也遭遇了嚴重的破壞事件,這是一系列類似事件中的最新一起。
此外,德國私營企業也越來越頻繁地遭受類似的網絡攻擊——根據德國數字經濟保護組織Bitkom的數據,這給德國經濟造成了2890億歐元的損失。雖然大約68%的攻擊事件被認為是犯罪集團所為,但半數受訪企業都表示,至少可以追蹤到一次來自俄羅斯的攻擊。也有類似數量的企業表示,他們認為這些事件與中國有關聯。
“危險正在加劇”
針對近期歐洲各地無人機入侵事件,不少人認為克裡姆林宮是幕後黑手。
智庫AG Kritis的基礎設施安全專家阿圖克(Manuel Atug)表示,無人機入侵事件出自私人行為的“可能性極小”,“這些是使用昂貴設備的專業人員,極有可能是國家行為”。
他推測,這些實體攻擊和網絡攻擊的目的可能是“從內部破壞社會穩定,使人們對機構和政府失去信任”。
9月初,德國聯邦情報局BND表示,針對政府機構和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又譯“默茨”)承認,“在戰後德國的安全局勢中,很少有如此嚴重的情況。”
基民盟(CDU)安全專家基澤韋特(Roderich Kiesewetter)在近日接受德國《商報》采訪時表示:“危險正在加劇,因為俄羅斯不僅越來越多地派遣偵察無人機,而且還派遣武裝無人機。” 他警告說,政府不能讓機場等私人運營商獨自承擔如此嚴重的安全問題,並主張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此作為采取恢復義務兵役制等特殊措施的基礎。
德國公眾也感受到了日益增長的威脅。普華永道(PWC)今年早些時候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67%的德國人擔心來自俄羅斯的“混合攻擊”,近一半的人認為德國政府沒有做好防御准備。
德國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確實是出了名的落後。盡管德國聯邦國防軍擁有大量 IT 專家,但“坦克仍在使用1989年的軟件”,基礎設施安全專家阿圖克表示,這表明德國政府在抵御復雜網絡攻擊方面“保護措施相當薄弱”。
俄羅斯被指通過雇傭特工實施襲擊
不久前,德國兩條重要鐵路線遭到破壞——一條連接漢堡和柏林,另一條連接科隆和杜塞爾多夫——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其中一起事件中,一枚炸彈在列車隧道內爆炸,另一起事件中,架空電纜被切斷。這只是德國鐵路公司自夏季以來所稱的“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的襲擊”中的兩起。
德國議員們和調查人員紛紛質疑,俄羅斯是否是此次破壞事件的幕後黑手。德國內政部長多布林特(Alexander Dobrindt)也談到了所謂的雇傭特工,他們並非外國政府成員,但他們收了錢,就會對基礎設施進行網絡犯罪或者實際破壞。
他說:“這些所謂的低級別特工中有三人目前正在慕尼黑面臨指控,”他們被指控替莫斯科策劃鐵路破壞活動。
左翼極端分子也被指責破壞鐵路
一些政客也將鐵路破壞事件歸咎於左翼極端分子,其中包括北威州內政部長羅伊爾(Herbert Reul)。有左翼網站曾發表一封公開信,承認對8月份杜伊斯堡和杜塞爾多夫之間鐵路線襲擊事件負責。
“因此,激進的左翼極端分子很可能是幕後黑手,”羅伊爾說道。
至於左翼極端分子襲擊鐵路線的動機,聯邦憲法保衛局表示,極左翼人士並不將德國鐵路視為公共利益,“極左翼人士譴責德國鐵路是‘資本主義利潤經濟’中最大的物流公司”。
安全專家阿圖克指出:“任何人都可以在該平台(刊登公開信的左翼網站)發布匿名信。奇怪的是,沒有其他左翼人士或團體對此表示聲援。”他表示,雖然左翼人士以前也曾有封鎖交通的行動,但當局應該先進行適當的調查,而不是先宣布懷疑,然後再采取行動。
在野黨議員呼籲梅爾茨政府采取相應行動,明確威脅的來源,而不是宣布懷疑,卻不采取任何後續行動。綠黨安全政策負責人諾茨(Konstantin Notz)在接受德國廣播電台采訪時說:“德國公眾有權每天、每周都清楚地了解,到底發生了哪些攻擊,以及誰是幕後黑手。”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Elisabeth Schum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