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夜貓大會串!浪貓午夜集結真相曝光
夜深人靜時,許多民眾或許曾目睹巷弄間的浪貓聚會的身影,在路燈下或空地角落集結,彷彿秘密開會。到底牠們為何要「夜貓族聚會」?專家指出,這不是單純的遊戲,而是一場攸關生存的「城市戰略」。
四大關鍵原因曝光
台灣動物醫院獸醫師解釋,浪貓的夜間聚會其實蘊藏著四大關鍵原因:
領域劃分:
貓咪屬於強烈領域性動物,夜晚聚集是確認彼此範圍、降低衝突的重要手段。
食物情報交換:
在城市裡,食物來源有限,浪貓會透過互動「分享」哪裡有垃圾桶、好心餵食點,確保族群存活。
繁殖與社交:
發情期時,聚會成為貓咪尋找伴侶的重要場合,同時也讓牠們建立社交階層。
安全防禦:
成群結隊能降低被狗或其他威脅突襲的風險,是浪貓在都市叢林裡的「護身之道」。
專家視角:不是遊戲 是戰略
獸醫師強調,浪貓夜間聚集看似「開趴」,實則是高度本能的生存戰略。群聚行為能讓浪貓彼此守望相助,同時形成「城市適應圈」。
「很多人以為浪貓只是亂竄,但其實牠們的聚會有秩序、有規則。」獸醫補充說明,這也是為什麼部分區域會固定出現「貓聚落」的原因。
人與貓的共處提醒
專家呼籲民眾,若發現浪貓夜間聚集,不必過度驅趕或恐慌。
避免餵食過量,以免造成族群過度繁衍。
支持TNR(捕捉、絕育、放回)政策,幫助浪貓穩定族群數量。
理解夜間叫聲,那是浪貓的溝通方式,而非刻意打擾。
夜貓族的秘密聚會,不是浪漫童話,而是現實中的生存智慧。下次在夜裡聽見陣陣「喵聲合唱」,或許該換個角度看待——那是浪貓們在城市邊緣,奮力延續生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