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為了歐洲「再工業化」:鋼鐵關稅加倍 進口配額減半

(德國之聲中文網)歐盟委員會計劃大幅提高關稅,以保護本土鋼鐵產業免受來自中國等國家廉價鋼鐵產品的沖擊。負責相關事務的歐盟委員塞茹爾內(Stéphane Séjourné)表示,免稅進口的鋼鐵產品總量幾乎將減少一半,而對於超過配額的進口,關稅稅率則將翻一番,提高至 50%。

新的關稅規定生效之前,還需得到歐盟議會和各成員國的批准。塞茹爾內強調,這一舉措旨在挽救歐洲的鋼鐵產業以及相關的就業崗位:“這是歐洲的再工業化。”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提案,未來每年大約有1800萬噸鋼鐵產品可免稅進入歐盟,這相當於當前歐盟鋼鐵進口量的一半。根據歐洲鋼鐵產業聯合會的數據,2024年歐盟的鋼鐵總消耗量大約為1.3億噸。

德國最大的鋼鐵制造商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Thyssenkrupp Steel)對這項歐盟計劃表示歡迎。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負責人格林(Dennis Grimm)表示,歐盟委員會已經充分認識到,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歐洲的鋼鐵工業及其配套價值鏈已經岌岌可危。格林說:“現在的關鍵在於,要盡快且堅定地落實上述措施。” 德國金屬行業工會(IG Metall)也表示,歐盟的相關計劃為保障就業崗位邁出了重要一步。

聚焦產能過剩

歐盟委員會認為,目前全球鋼鐵產業的過剩產能已經超過六億噸,也就是說,有六億多噸鋼鐵產品找不到買家。而隨著美國大幅提高關稅,全球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變得更加突出。

歐盟擔心,原本計劃銷往北美的鋼鐵產品可能會被轉往歐洲市場,這將使本已處境艱難的歐洲鋼鐵企業面臨更大的壓力。

來自歐盟的數據顯示,歐盟目前主要從土耳其、韓國、印度、越南、中國、日本、英國和烏克蘭等國進口鋼鐵。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全球性的產能過剩正在危害我們的相關產業,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的行動。”

德國鋼鐵業首當其沖

在歐盟內部,德國擁有規模最大的鋼鐵產業,全球排名第七。然而,鋼鐵產品的下游買家,例如汽車工業目前也是深陷危機自身難保。除此之外,能源價格上揚、主要來自中國的廉價產品以及鋼鐵工業的環保轉型,都給鋼鐵工業造成了巨大壓力。而美國對進口鋼鐵產品征收的高額關稅,更是雪上加霜。

有鑑於此,德國鋼鐵行業長期以來一直在呼籲歐盟采取相應措施。今年八月,鋼鐵行業聯合會就曾發表聲明稱:“歐盟建立新型保護性貿易機制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聲明強調,需要設立防範機制,制止“不受控制的、往往帶有傾銷性質的產品”進入歐盟。鋼鐵行業聯合會認為,歐盟現在提交的建議“為保障公平競爭邁出了重要一步”。

來自院外游說團體的消息稱,在德國,共有大約四百萬人在鋼鐵關聯性產業中工作,其中直接從事鋼鐵生產的員工則有大約八萬人。2024年,鋼鐵行業營業額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比前一年減少了53億歐元,下降至453億歐元。德國總理梅爾茨計劃在今年秋季召集“鋼鐵峰會”,以便為當前的危機尋找對策。

頭號鋼鐵大國 – 中國

中國的鋼鐵產量仍在全球範圍內遙遙領先。一直在呼籲減少貿易壁壘的歐盟提高鋼鐵關稅後,來自中國的鋼鐵產品將被歐盟進一步拒之門外。但這樣一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抗擊中國貿易順差的貿易戰中,歐盟也就成了美國的盟友。

在談及美國時,歐盟聲明中寫道:“雙方都已意識到,共同應對全球產能過剩造成的負面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歐盟強調,歐盟願與“志同道合的國家”開展合作,以保護本國經濟免受產能過剩的沖擊,並相互改善市場准入條件。

新規定最遲明年生效

現行針對鋼鐵工業的保護機制將在明年6月到期,新制定的長期性機制屆時將取而代之。

至於新規定是否會導致汽車制造等領域面臨更高的采購成本,歐盟迄今並沒有做出進一步解釋。不過,一位歐盟官員已經明確表示:“即便是下游產業現在都對我們說,我們希望歐盟能擁有一個繁榮的鋼鐵工業,我們也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

歐盟議會也已對新的關稅計劃做出了積極的反應。基民盟議員拉德克(Dennis Radtke)表示,此舉為歐洲工業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綠黨議員加瓦齊尼(Anna Cavazzini)認為:“制定保護鋼鐵工業的新措施實屬必要,而且本應早就這樣做。”社民黨貿易問題專家朗格(Bernd Lange) 也堅信,歐盟的相關建議將成為歐盟貿易政策領域一次重要的階段性勝利。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才 ((德新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