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都曾為狗狗亂尿尿而困擾,不論是在家中角落、家具旁,甚至在剛拖乾淨的地板上留下「記號」,都令人頭痛。其實,亂尿尿不一定是行為問題,背後往往與生理、心理與訓練方式有關。
1. 明確的如廁區域與時間
狗狗需要固定的如廁習慣,尤其是幼犬,膀胱控制力尚未成熟,更容易隨時排尿。飼主應建立明確的如廁地點,例如尿布墊、陽台或戶外特定區域,並在固定時間帶牠去排泄。
若狗狗在正確地點尿尿,立即以口頭讚美或零食獎勵,能幫助牠建立「這裡尿才對」的正向連結。持續數週後,大多數狗狗便能形成穩定習慣。
2. 行為標記與焦慮問題
成犬亂尿尿,有時並非想排泄,而是在做氣味標記。特別是公狗,當家中出現新成員、新家具或陌生氣味時,牠可能透過尿液標示領域以宣示主權。
此外,分離焦慮、環境變動或壓力也可能導致「情緒性排尿」。若飼主觀察到狗狗只在特定狀況下亂尿,例如獨處或被責罵後,就要考慮是否與焦慮有關。此時可透過陪伴、增加互動與環境安撫,逐步改善。
3. 健康檢查不可忽略
若狗狗突然頻繁亂尿、尿量變少或伴隨異味、血色,可能是泌尿道感染、腎臟疾病或膀胱結石等健康問題。即使已訓練良好,一旦出現異常尿行為,也應盡快帶牠就醫檢查,排除生理因素。
健康異常常讓狗狗無法控制排尿,因此治療原始病因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狗狗亂尿尿並非單一原因導致,而是習慣、心理與健康三者交織的結果。飼主只要建立固定如廁制度、避免環境壓力並定期檢查健康,大多數問題都能明顯改善。耐心引導與適時獎勵,是幫助毛孩改掉壞習慣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