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洪瑜蓉 / 綜合報導
相信不少飼主每天看著家中的貓咪吃飯睡覺時,總會覺得牠們的生活好像一成不變,但其實貓咪身上藏著許多你想不到的小祕密!牠們的行為、身體構造,甚至是睡覺姿勢,都有著有趣的科學根據,以下為大家整理出五個「貓咪冷知識」,希望能幫助各位飼主更了解牠們可愛又神秘的一面。
1.貓咪的呼嚕聲
很多人以為貓咪只要打呼嚕就代表心情好,但其實不完全是,貓咪在緊張、生病或疼痛時,也會透過呼嚕聲試著讓自己冷靜下來,有研究發現這種低頻震動(約25至150赫茲)能幫助牠們放鬆,並促進自我修復,是一種天然的「療癒機制」。
2.貓咪的鬍鬚
貓咪的鬍鬚不只是可愛的裝飾,也是重要的「感測器」,牠們的每根鬍鬚都能感應空氣流動和物體距離,以幫助牠們在黑暗中判斷通道是否能通過,因此飼主們千萬不要隨意剪掉貓咪的鬍鬚,否則牠們可能會失去方向感、變得焦慮喔!
(示意圖/Unsplash)
3.貓咪的的視覺
雖然貓咪的夜視能力很強,但牠們其實在看距離鼻子下10公分以內的物體時是模糊的!這也是為什麼當你把食物靠太近時,牠反而會「用手撥」或著「低頭找半天」,對於貓咪來說,鼻子和鬍鬚有時候比眼睛更可靠。
4.貓咪的尾巴
貓咪尾巴是牠們的情緒指標,尾巴豎直時表示開心或期待,輕輕搖動代表好奇與觀望,而如果尾巴快速甩動,那可能是牠們有點不耐煩了,學會讀懂這些貓咪專屬的「尾巴語言」,就能更精準地掌握牠們的心情。
5.貓咪的心情
研究指出,貓咪其實能分辨主人與陌生人聲音的不同,只是牠們通常選擇「不回應」,這並不代表牠們不在乎,而是因為貓咪不像狗狗那樣演化出取悅人類的需求,簡單來說,牠們確實聽到了,但只是單純地不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