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洪瑜蓉 / 綜合報導
當我們照顧毛孩時,總希望牠們吃得營養又健康,但你知道嗎?許多飼主在餵食寵物的時候,常常會誤入一些看似合理卻暗藏風險的「飲食陷阱」,以下為大家整理出「五種」最常見的寵物飲食誤區,避免讓愛寵在不知不覺中吃出問題!
1.人類的食物
許多人覺得把食物分給寵物吃,是疼愛牠們的表現,但事實上,人類食物中常含有鹽分、油脂、糖或香料,這些對狗狗與貓咪的身體都可能造成負擔,其中包括洋蔥、巧克力、葡萄等,更是會對寵物身體帶來可怕的危害。
2.只吃乾飼料
雖然乾飼料方便又容易保存,但如果寵物長期只吃乾飼料,可能會導致水分攝取不足,尤其是貓咪天生的喝水量少,更恐怕引發泌尿或腎臟問題,建議可搭配濕食、肉泥或鮮食,並確保隨時有乾淨飲水,讓毛孩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示意圖/Unsplash)
3.營養品過多
補充營養品雖然是件好事,但「過量」反而恐將造成反效果,例如鈣質或維生素A攝取太多,都可能引起寵物的骨骼或肝臟健康問題,因此建議飼主在營養補充時,應根據寵物的年齡、體重與健康狀況,由獸醫或專業營養師建議調整,切勿自行添加。
4.挑食馬上換飼料
不少飼主在看到寵物不吃飯時就會立刻換飼料,但這樣做容易養成牠們「挑嘴」的壞習慣,寵物不吃飯的原因有許多,有時是因為環境壓力、身體不適,或單純想要引起注意力,建議飼主可以多觀察幾天,排除健康問題後,再逐步混合新舊飼料轉換,別讓牠學會「不吃就有新口味」的策略。
5.食物餵太多
許多飼主誤以為吃得多就代表健康,但肥胖對寵物的壽命與關節負擔都是隱形殺手,理想的餵食量應該根據活動量與體型計算,每日分餐餵食、避免自由取食,更能維持牠們的理想體態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