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嘉年華開鑼 應科院展示六大創新科技 與眾同樂
香港2025年10月18日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 於今屆「創新科技嘉年華」活動上展示多項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涵蓋人工智能、智慧出行、醫療科技、建築科技、智能生產等領域,讓市民大眾近距離感受科技力量。
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今日起至10月26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主題為「創科點亮夢想」,目的是向公眾推廣創科文化。
應科院行政總裁孫耀達博士工程師表示,應科院積極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推廣全民科普教育,播下種子助力本地創科蓬勃發展。他說:「應科院致力研發『貼地』和具實質效益的創新科技,廣泛應用在不同行業,有助提升營運效率和解決痛點。我們很樂意在這項年度盛事向市民大眾展示令我們引以為傲的科研成果。」
他指出,「創新科技嘉年華」每年吸引數十萬名市民參與,冀能啟發更多年輕人投身創科,盡展潛能、成就夢想。
在應科院展位上,市民可親身體驗互動數碼科技展示,試玩生成式人工智能遊戲,並認識應科院的嶄新科技,包括專為無線膠囊內窺鏡而設的專用系統晶片、大批量鑽石顏色自動分級儀、無人機和低空經濟相關科技,以及專為組裝合成建築而設的智能光學精準定位系統等。
1. 膠囊內窺鏡專用系統晶片
這款屢獲殊榮的膠囊內窺鏡專用系統晶片,超高速傳輸能力提升逾7倍,令畫質更加清晰,顯著提高診斷準確性;同時晶片體積較傳統設計縮小42%,確立其在膠囊內窺鏡領域的獨特優勢,讓患者在毋需麻醉、降低感染風險的情況下完成更舒適的檢查。
2. 鑽石顏色自動分級
這款高精密自動化鑽石顏色分級機器,利用內部參照標準,消除環境和人工誤差,令準確率高達正負0.5級。這創新技術能夠在生產線上連續評估鑽石顏色,簡化生產線流程,解決傳統分級的低效問題,為行業樹立新基準。
3. 城市包裹運送無人機技術
應科院的無人機解決方案優化城市地區的輕量包裹運送,採用先進定位系統,包括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實時動態定位(GNSS-RTK)、慣性導航演算法及路側單元設備(RSU)。其精準導航功能即使在訊號受阻的環境下仍能確保可靠運作,特別適合緊急醫療運送。透過避開城市交通,系統相比傳統方法顯著提升運送速度及可靠性。
4. 組裝合成建築智能定位
智能光學精準定位系統解決組裝合成建築(MiC)的關鍵挑戰。系統採用非可見光通訊技術(nVLC)、邊緣計算及事件感測,實時追蹤吊裝物件的六自由度姿態變化。實時路徑預測、操作輔助資訊及完整吊裝記錄等功能有效提升施工質素、增強現場工作人員的決策能力,並推進MiC組件定位技術發展。
5. 詐騙偵測及防範意識遊戲
不法分子利用逼真的語音克隆、深偽技術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進行詐騙,令受害人難以辨別真偽。應科院的AI詐騙偵測系統運用多媒體分析、電腦視覺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為金融及保險等行業提供實時風險警報。展位上的互動AI小遊戲讓參觀者挑戰辨別真實與AI生成的影像,提高公眾對數碼時代詐騙風險的警覺性。
6. 應科院全方位科技展示
應科院的互動數碼展示屏展示人工智能、智慧出行、智慧城市、先進電子元件、新型工業化、建築科技及5G通訊等領域的創新成果。有別於靜態展示,這個互動裝置讓參觀者能透過沉浸式視覺體驗,探索應科院在不同研發領域的尖端發展。
活動網頁:
應科院於10月18至26日在香港科學園參與由創新科技署主辦的「創新科技嘉年華」。圖為香港特區政府署理財政司司長黃偉綸先生(右七)、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右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左七)、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先生(左八),以及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女士(左三)、邱達根先生(左二)及黃錦輝先生(左一),與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右八)、應科院行政總裁孫耀達博士工程師(右五)和科研團隊合照。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通訊技術、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著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應科院至今已將接近1,6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約1,200項專利。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www.astr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