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聞

《兩岸鄉親秋遊雲南記行6》探昆明石林奇觀

《兩岸鄉親秋遊雲南記行6》探昆明石林奇觀

昆明的石林被誇張地說成「地球寫給人類的立體詩」!走進石林,就像闖入了一片石頭的迷宮。高聳的石峰形態各異,像是大自然用千萬年的時光雕刻出來的藝術品。

在地人形容說,如果有陽光灑落在石縫間,光影交錯,一邊驚嘆它的壯觀,一邊又覺得自己好渺小。腳步聲在幽靜的石谷裡回響,好像和這片天地對話。石林給人們的感受,是神秘、壯麗,也是時光沉澱下來的震撼。

當晨霧如液態白銀注入300平方公里的石海,2.7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灰岩化為萬柄青銅劍戟刺破雲層。這座北緯24°的「喀斯特地形博物館」,用400座石峰、200條地縫、50處溶洞,在亞高原上演繹著地質史詩的終章。聯合國雙遺產認證的昆明石林,正以凝固的驚濤駭浪,重塑人類對「壯美」的認知極限。

石林景區建園於1931年,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距離昆明市約78公里,景區面積達350平方公里,1982年成為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時的名稱為「路南石林風景名勝區」,自治縣成立後人們則習慣稱為「雲南石林」。石林大片的喀斯特地形(又稱石灰岩地形)處處有驚奇,形狀千奇百怪的石頭群讓此景區獲得「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等美譽,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更於2007年作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份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2億多年前雲南石林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有許多石灰岩沉積,經地殼運動後岩石露出地面,石灰岩的溶解作用讓石柱分離,又經常年風雨侵蝕,有的石頭高聳入天、有的矮小、也有的峻拔如牆;天晴時呈灰白色,下雨遇水則變為黑褐色,各具特色。瀑布、溶洞、奇石遍布景區,仔細看還能發現2億多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呢。標誌景點「石林勝景」後方的「千鈞一髮」是大石林景區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這是由兩座高聳石峰構成的天然石門,然而在頂上卻夾懸著一塊搖搖欲墜的巨石,遊客來到這都會不自覺地加快腳步通過。

大石林景區內還有著名景點如頂部尖銳、邊緣也鋒利的劍狀石林,也有地下水露出而形成的深池「劍鋒池」等,遊客也能爬上「蓮花峰」的望峰亭,俯瞰整個石林景區,底下石林間小路曲折、景色優美,形狀各異的石頭只要發揮想像力,便有如各種飛禽走獸般分布其中,栩栩如生。另一邊的小石林景區則是以「秀」聞名,疏密有致的石峰與石柱與樹木草地相雜,是美麗的天然畫卷,石峰之間還佇立著一座永恆的彝族少女「阿詩瑪」(見下圖)。

從過往行家傳達的資訊得知,核心景觀解碼有大石林:暴烈的時光刻痕。穿梭於「千鈞一髮」石隙,看陽光在刃狀岩柱上切割出明暗結界。蓮花峰頂的「極目望天」觀景台,將400座石峰定格為永不停歇的巨浪──那是三疊紀海水退卻時,留給陸地的最後一聲咆哮。

有小石林:水與石的柔韌博弈。鏡湖畔的「阿詩瑪石像」,是撒尼傳說與地質奇蹟的量子糾纏。雨水億萬年的雕琢,讓石灰岩呈現出少女裙襬的褶皺質感,當落日將石峰染成琥珀,整片石林化作大地燃燒的火焰。

有地下石林:倒置的平行宇宙。潛入芝雲洞,鐘乳石如巨型水晶吊燈懸垂於穹頂,石幔在暗河中折射出幽藍微光。這裡是地球的負片影像-所有向上的生長都化為向下的流淌,萬年水珠正以每秒0.01毫米的速度重建時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