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廖恆裕揭桃警三大治安防線 科技、教育並進守護市民安全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長廖恆裕在接受《桃園電子報》專訪時表示,當前警方在打詐、防制交通事故與照顧弱勢受害者等面向,採取「教育、工程與執法」並重的策略,並以科技與社會資源補強人力與制度短板。面對詐騙手法日新月異、行人與高齡交通風險增加、以及毒駕與家暴等問題,他強調以預防與即時反應並重,並呼籲市民提高警覺與善用可得資源。

廖恆裕指出,詐騙模式從早年的金光黨、假綁架,到90年代的假冒官署(例如健保卡或金融帳戶被冒用)、近年盛行的假投資與假交友,都是循序演變、話術不斷翻新的結果。桃園地區雖有網購或解除分期等件數較多的詐騙類型,但造成鉅額損失的多為假投資或假交友,一些案件單筆金額可達數千萬甚至上億元,被害人常在「先小利後吞金」的操作下逐步深陷。

他以個案說明問題嚴重性,曾有醫院副院長的母親被引導投資,後來在詐團安排下向地下錢莊借款、以房產抵押,最後由家屬代償金額超過兩千萬元;另有退休公務員在不告知家人的情況下轉帳,事後才在友人協助下凍結不動產。桃園年初也曾出現假交友引導投資的案件,雖然警方曾及時攔下一筆款項,但在話術持續影響下,被害者仍將房屋抵押貸款,損失鉅大。
在防詐策略上,廖局長強調三點,一是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不要點選可疑廣告、問卷或投票連結;二是對來路不明的LINE或臉書訊息保持戒心,尤其若對方以「不方便接電話、只用文字」為由聯繫,極可能為冒用身分;三是遇到「身分證/健保卡被冒用」或自稱檢警要調查的訊息,應先冷靜並撥打165確認,不要輕易匯款或面交。針對不動產風險,他建議民眾啟用「地籍異動即時通」,一旦名下房產有移轉或他人操作程序即會收到簡訊提醒,以便及早發現異常。
交通與行人安全方面,廖恆裕表示,桃園的行人事故多集中在清晨與傍晚,尤其是高齡者早晨運動與傍晚散步時段,死亡率相對較高。他建議長者外出時穿亮色衣物、戴白帽、使用反光配件,提升在車輛駕駛者視線中的辨識度。桃園因早期城鄉發展與工業區分布,某些區域人行道不連續、道路寬度不足,大型貨車頻繁進出,使得行人在路面行走的風險增加。

對此,市府推動一系列工程改善,包括增設行人庇護島、槽化島、強化路口照明、修剪阻礙視線的路樹等,並在學校或住宅周邊以路面突起等加寬型減速設施迫使車輛放慢速度,兼顧降低噪音與提高行人安全。廖恆裕強調,用路人之間需要互相體諒,駕駛應尊重行人與行穿習慣,行人也應盡量快速通行以免卡在路中造成車流阻滯;且公車在路口轉彎時的「必停」做法,有助保護行人,後方駕駛應理解其安全功能。
在科技執法的運用上,桃園已設置約181處科技執法設備,廖恆裕說明,設置的目的在於「提醒與教育」,而非單純追求告發數量;設置後確實使闖紅燈、搶黃燈等危險駕駛行為減少,事故與死傷數據也出現改善。為提升可視化提醒效果,路口的告示牌從早期的一面擴充到四面,讓駕駛能更早注意前方路況。未來相關設置會持續滾動檢討,政府已編列後續年度預算以新增與汰換點位,並以事故熱點與民眾反饋作為調整依據。

除了硬體與執法,桃園也投注資源在教育面,大園所設的「科技執法智慧中心」以教育核心為主,運用VR模擬各種交通情境,讓民眾在體驗中學會辨識風險與練習防衛駕駛,期望以體驗式學習強化全民交通安全意識。

談及毒駕與新興毒品問題,廖恆裕指出,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會造成駕駛反應失常,過去已發生員警與民眾遭毒駕撞擊的嚴重案件,桃園今年毒駕案件數較去年顯著增加。鑑於現行檢驗程序(如尿液送驗)耗時,中央正研議修法引入唾液快篩技術,未來若能在路檢時即時篩檢,將可大幅提升執法效率與嚇阻效果,縮短處置時間。

在家庭暴力與被害人保護議題上,廖恆裕強調社會觀念已在轉變,從早期視為「家務事」的和解文化,逐步移向「零容忍暴力」的立場。警方一旦接獲家暴通報,基層派出所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協助送醫、告知被害人權益,並協助申請保護令或其他必要保護措施。他也建議被害人保存證據,如錄音、驗傷單、破損衣物等,以利後續司法與保護程序。
針對多語言族群需求,桃園市警察局婦幼隊已編撰「性別暴力防治友善多國語言電子書」,提供包括中文、英文、泰文、印尼文等語言版本,內容涵蓋性侵、性騷擾、兒少性剝削等案件的處理流程與補助資訊,已上架於警局「婦幼專區」供民眾下載,方便新住民與外籍朋友了解權益與求助管道。

高齡駕駛亦為關注重點。廖恆裕指出,機車在造成死亡(A1)與受傷(A2)事故中占比較高,年長駕駛因反應速度下降、平衡感變差,常出現隨意轉向或未注意來車等高風險行為,導致事故頻發。他建議年長者儘量以大眾運輸代步,減少騎乘機車的機會;政府也透過換照與評估機制,檢視年長駕駛人的生理條件是否仍適合上路。
回到詐騙防制的落實,廖恆裕再次呼籲民眾善用科技與官方資源,下載「警政服務App」,利用其首頁的「打詐儀表板」查看每日全國遭詐騙金額、熱門詐騙手法與真實案例,並以此提升自身與周遭親友的警覺。他總結,面對詐騙與社會治安問題,市民的警覺、社會資源的可及與警方的即時反應同等重要,「錢難賺,不要輕易轉出去」,是他對民眾最直接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