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寵時事

貓咪不吃飼料原因大揭密!氣味變化與碗的材質都有影響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都有這樣的困擾:原本愛吃的貓咪,突然開始對飼料興趣缺缺。其實,貓咪不吃飼料的原因並不一定是「挑嘴」,背後可能藏著氣味變化、健康問題,甚至是用餐環境的小細節。

一、氣味變化是最大關鍵

貓咪是嗅覺導向的動物,嗅覺靈敏度是人類的數萬倍。一旦飼料開封時間太久、暴露在潮濕或高溫環境中,油脂氧化、氣味變質,貓咪就可能因此拒吃。特別是對嗅覺敏銳的貓,即使人類聞不出異味,牠也能察覺到微小變化。建議飼主開封後將飼料密封保存,並在1至2個月內食用完畢,避免放太久導致風味流失。

貓咪嗅覺靈敏,飼料若久置或受潮、高溫影響,氣味變質就可能拒吃。圖:istockphoto

二、碗的材質與位置也會影響食慾

許多飼主可能沒注意到,碗的材質其實會改變飼料的氣味與味道。例如塑膠碗容易殘留油脂與氣味,金屬碗則可能因氣味過重讓貓咪反感。相較之下,不鏽鋼或陶瓷碗更適合長期使用,既衛生又不易吸附氣味。此外,貓咪偏好在安靜、無人干擾的角落進食,如果餐碗太靠近貓砂盆或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也可能讓牠感到不安而拒吃。

三、飼料更換過快或口感不合

貓咪對食物的「口感」有一定偏好,若突然更換品牌或種類,牠可能會因陌生的味道與質地而拒絕進食。正確做法是「逐步轉換」,在舊飼料中混入少量新飼料,約7天內慢慢調整比例,讓貓咪逐步適應。同時也可觀察牠偏好乾飼料還是濕飼料,並依情況選擇適合的質地與香氣。

四、健康因素不能忽視

若貓咪長時間不吃、不喝或體重明顯下降,可能代表口腔疼痛、腸胃不適或其他潛在疾病。特別是牙結石、牙齦炎等問題,都會讓進食變得痛苦。若拒食超過24小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避免因脫水或脂肪肝等問題造成更嚴重後果。

貓咪若長時間不吃、不喝或體重下降,可能有口腔或腸胃問題。圖:istockphoto

從細節入手,重啟貓咪食慾

貓咪不吃飼料的原因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織,從氣味、碗具、環境到健康狀況都可能影響。飼主只要耐心觀察、調整用餐細節,並確保飼料新鮮、環境安靜,就有機會讓毛孩重新找回食慾,開心享受每一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