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都曾遇過這種情況:貓咪看似在打空氣,前爪揮舞、撲打,卻沒有抓到任何東西。這種「揮爪行為」看似莫名其妙,實際上藏著貓咪的本能、情緒以及互動需求。
一、狩獵本能在作祟
貓咪天生是捕獵者,即使生活在室內,也保留追逐、撲捕的本能。牠們揮爪的動作常是在模擬捕獵行為,像是在抓捕飛舞的昆蟲或假想的獵物。這種行為不僅滿足貓咪天性的需要,也能釋放積壓的能量。

二、釋放過剩精力
當貓咪長時間待在室內缺乏刺激,或者剛進行短暫休息後突然活躍,揮爪行為常成為釋放精力的一種方式。透過快速揮爪、撲打空氣,貓咪能有效消耗多餘的精力,避免在其他環境中表現出破壞行為。
三、情緒表達與互動需求
有時貓咪揮爪是表達興奮、焦躁或好奇,也可能希望引起飼主的注意。牠們透過這種動作傳達:「來陪我玩!」或「注意我!」。觀察貓咪的眼神、耳朵方向與尾巴擺動,可以更準確地判斷牠的情緒狀態。
四、練習反應與協調
揮爪行為對貓咪而言也是一種肢體練習,有助於保持爪子靈活、訓練捕捉速度與協調能力。即使沒有實際抓到目標,這些動作仍能維持肌肉張力與反應敏捷度,是貓咪日常鍛鍊的一部分。

貓咪揮爪看似「打空氣」,實則融合了捕獵本能、精力釋放、情緒表達與肢體練習。飼主若能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意義,提供適當玩具或互動方式,不僅能滿足貓咪需求,也能保護家具與雙方安全,讓貓咪在家中更快樂、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