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毛爸毛媽都以為有愛就夠了 但其實「懂牠」也很重要!
你知道嗎?狗狗平均壽命大約10~15年,這十幾年不只是陪伴,更是每天吃、睡、動、玩都要被好好照顧的一段旅程,很多毛爸毛媽都以為有愛就夠了,但其實「懂牠」也很重要!從日常照護到飲食營養,每個細節都藏著健康關鍵,像是在台灣濕熱氣候下,都暗藏著心絲蟲、皮膚過敏、肥胖、關節退化這些問題,只要懂得提早預防,就能大幅降低發生率,今天特別邀請到林筱瑞獸醫師,與敏敏營養師一同分享養狗的基礎觀念與日常飲食照顧。
照顧狗狗要注意這些事:
不餵狗狗吃人類食物
人類飲食高鹽高油、含辛香料 對狗的肝腎與胰臟都是負擔
巧克力、葡萄、洋蔥、大蒜、木糖醇更是劇毒!不能給狗狗吃
維持標準體態
超重會導致關節炎惡化、糖尿病、心臟病 壽命平均縮短 1.5–2 年
定期補打疫苗
疫苗是持續防護 狂犬病在台灣屬於法定必打
其他核心疫苗(犬瘟熱、細小病毒、腺病毒)也應依年齡與抗體檢測定期追加
高齡犬建議先做抗體檢測再決定是否補打
全年預防心絲蟲
台灣全年有蚊蟲 心絲蟲預防藥必須全年每月服用,不能中斷
而在狗狗的日常飲食中,吃對比吃多更重要,營養均衡能讓毛孩體力、免疫力與毛髮光澤都升級
狗狗的飲食營養核心原則
蛋白質:建構免疫與肌肉的根本 幫助修復組織與維持體力
建議食物:雞肉、白魚、羊肉
好油脂:幫助抗發炎、讓毛髮柔亮滑順
建議食物:鮭魚、亞麻仁籽油、葵花油
澱粉與纖維:穩血糖、幫助腸道健康
建議食物:地瓜、燕麥、南瓜
維生素與礦物質:強健骨骼、亮毛、補能量
建議食物:深綠色蔬菜、蛋黃、南瓜籽
狗狗不同階段的營養重點
狗狗跟人一樣 不同階段有不同需求
幼犬期(0–12m):高蛋白、高鈣、少量多餐 幫助發育與骨骼成長
成年期(1–7y):定時定量 維持肌肉與體態 避免肥胖
高齡期(>7y):降低熱量 避免肥胖 並補充優質蛋白、魚油、關節保健成分(UC-II)
很多愛心滿滿的飼主,反而不小心餵錯方式,別讓錯誤觀念害了毛孩健康,讓醫師來打破這些常見迷思!
生肉更天然? ➝ 可能含病菌 對狗與家人都有風險
只餵肉? ➝ 缺乏鈣與維生素 容易骨骼異常
零食多一點沒關係? ➝ 熱量爆表 肥胖找上門
維他命越多越好? ➝ 脂溶性維生素過量會中毒
從每天的餵食、清潔、運動開始養成規律,就能幫毛孩打好健康基礎,陪你更久更安心
這樣做狗狗健康一把罩
每日照護:定時餵食、散步排便、觀察糞便與飲水量
每週保養:梳毛、清耳朵、檢查皮膚與趾間
每月清潔:洗澡、剪指甲、使用防蚤藥
定期健康管理:每3個月驅蟲或糞檢 每半年健檢一次
獸醫師&營養師小提醒
狗狗的健康 是醫療、營養、環境三者的平衡,醫師幫你提早發現問題,營養師教你聰明餵養,而飼主的日常堅持,才是守護毛孩最強後盾,讓毛孩能快樂健康地過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