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習會給人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德國之聲中文網)同習近平會晤後,特朗普在登上空軍一號後對記者表示,“這是一次令人驚嘆的會晤。”他表示,如果滿分是10分,他會將此次會談的評分定為“12分”。中美元首會面從原定的1小時延長到1小時40分鐘。為節省時間,會議安排了同聲傳譯。
特朗普表示,他已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兩國將很快簽署相關貿易協議。他說,“今後我們每年都會重新檢視這項協議,但我認為它將持續很長時間,遠不止一年。我們會在年末進行協商。”
特朗普說,他將在明年4月訪問中國,之後在美國會見習近平。
特朗普介紹,習近平會竭盡全力阻止芬太尼的流入。美方對中國施加的所謂“芬太尼關稅”因此從20%降至10%,即刻生效。之後,美方對中方的新關稅稅率從57%降至47%。
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同意暫停本月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為期一年。
中國商務部告知,美方對中國商品加征的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並暫停一年實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措施也暫停一年實施。此外,雙方就擴大農產品貿易達成共識,努力解決TikTok問題。
用經濟做籌碼變得合理合法
分析人士認為,毫無疑問,兩國元首會晤為戰勝分歧營造了緩和氛圍,是有益的。人們希望此次協議能夠促成進一步的會談,例如關於“紅線”和減少沖突等問題。然而,釜山特習會達成的共識卻只有一年的有效期。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朗海默(Rolf J. Langhammer)教授指出,雙方只是達成了暫時的休戰,而並非真正的貿易和平。“一旦涉及到某些要求,比如尊重對方的勢力範圍(如加勒比海或台灣海峽),沖突隨時可能再次爆發。
他分析認為,雙方在貿易談判中都展示了各自的武器。“中國是關鍵原材料近乎壟斷的供應國,美國則依賴這些原材料加工產品,在此,中國對美國表現出優勢。此次會晤沒有改變這場科技戰與貿易戰的根本格局。”
釜山特習會清楚地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在美中兩國的地緣政治博弈中,它們都認為將經濟手段作為權力政治的籌碼,是合理合法的。
歐洲應借鑑如何同中國打交道
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黑貝爾(Thomas Heberer)表示,相互的依存關系迫使中美雙方坐到談判桌前,但是,“以往的談判表明,簽署的協議往往難以持久。其背後深藏著一個核心問題,即美國希望阻止中國崛起,繼續單獨保持世界的領導地位。”
習近平在會談中試圖打消美方的顧慮,據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的消息,習近平說,“70多年來,我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從來沒有想挑戰誰、取代誰,而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
黑貝爾指出,“中國明確表示,其目標是在2049/50年成為與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強國。”
黑貝爾認為,圍繞特習會,歐洲可以從中借鑑如何與中國這樣的國家打交道。“中國不再是依賴我們、任我們擺布的‘不對稱’伙伴,而是期望在平等的基礎上獲得尊重,不是被說教。”
他提到前不久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取消訪華的事件,“與特朗普不同,瓦德富爾外長在首次訪華之前,通過訪問日本、印尼和印度,試圖結盟對抗中國,在訪問期間對中國進行了猛烈抨擊。這種‘口頭外交’的結果是,不得不取消訪華計劃。”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