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市容與移民之辯:女性在德國到底有無安全感?

(德國之聲中文網)近日,德國60名女性名人聯名簽署一封致梅爾茨總理(Friedrich Merz又譯默茨)的公開信,要求采取切實行動來對待女性安全問題。信中寫道:“我們想談談女兒們的安全問題,也就是女性的安全問題。但是,我們希望嚴肅地討論這個問題,而不是將其當作為種族主義言論辯護的廉價借口。性別歧視的受害者和種族主義的受害者不應該被對立起來。”

自從梅爾茨10月中旬就“市容問題”作出表態、並以“問問女兒們”為自己辯護以來,全德國各地已經出現了多場反對總理觀點的示威游行。在這一背景下,不少女性發起了一項動議,以“女兒們”的名義向總理發出十項安全訴求,其中包括加強對性暴力和家庭暴力的刑事追責,以及改善公共場所的照明和監控。

移民女性在德國諸多不易

社民黨籍的奧芬巴赫市議員考瑟(Hibba Kauser)出生於一個巴基斯坦移民家庭。25歲的她告訴德國之聲記者,她也在公開信上簽了字。“因為我認為,既然我們已經在討論女兒們的安全問題,至少應該認真對待。婦女庇護所需要更多資金;任何女性都不應該被拒之門外。如果一個女人沒有德國護照或者德語不夠好,她也不應該受到歧視。”

現年25歲的考瑟出生時,她的父母還居住在勃蘭登堡州的一個難民收容所。如今,她是社民黨青年團的聯邦主席團成員,還曾在2024年因對地方政治的傑出貢獻而受到表彰。她親身經歷了移民在德國生活的諸多不易,而梅爾茨的言論,則讓她感到震驚、悲傷、痛苦:“無論我們做什麼,無論我們說什麼,無論我們是否在這裡畢業,無論我們是否改變世界,無論我們是否積極地塑造這個社會,我們總是需要付出兩到三倍的努力來證明我們屬於這裡。盡管這本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在這裡出生長大。但為什麼人們總是對我們指指點點呢?”

考瑟說,如今甚至連遠在巴基斯坦的親戚都在困惑地問她,德國社會到底在爭論些什麼。各種政論節目長期以來一直在為移民危機而爭吵,而現在輿論突然將女性安全與移民問題掛鉤,則讓考瑟忍無可忍。她說:“我每天都會在網上遭遇種族歧視。我不斷收到侮辱我、發表種族歧視或性別歧視言論的信息。”

這位擁有移民血統的女性政治人物,每天都在網上遭遇種族歧視、性別歧視言論:“為什麼Instagram允許那些在我屏蔽他們之後又重新注冊賬號的人再次散播仇恨?政界和科技公司都對此負有至關重要的責任。”

女性遭受家暴愈發頻繁

德國婦女委員會主席拉納(Judith Rahner)也對梅爾茨的言論感到不安。她對德國之聲表示,許多女性近日都憤怒地致電婦女委員會、或者通過社交媒體以及電子郵件表達對梅爾茨言論的不滿。拉納認為,德國的家庭暴力問題不容輕視。“德國女性的安全正受到嚴重威脅,尤其是來自配偶的家庭暴力。2023年,全德國有909名女性成為謀殺案或者未遂謀殺案的受害者。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街頭,尤其是在家中,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正在持續增多。因此,在女性本應感到最安全的地方,卻面臨著最大的危險。”

今年初,聯盟黨與社民黨在聯合執政協議中曾經強調要加強刑法典中對女性的保護條款,比如加重對殺害女性犯罪的刑罰。不過,德國司法部長胡比希(Stefanie Hubig)近期卻調低了外界的相關預期,而是強調針對被定罪的男性引入電子腳鐐,一旦其未經允許接近身處危險的女性,後者以及警方都會立刻收到警報。

但是,在德國婦女委員會主席拉納看來,這樣的措施已經比西班牙等歐洲鄰國遲來了十幾年。拉納還強調,保護女性免受暴力傷害也必須適用於殘障女性以及難民女性,地方政府需要更多的資金來開設咨詢中心以及女性庇護所。

女性庇護所數量嚴重不足

在致總理的公開信中,為女性庇護所提供充足資金是核心訴求之一。目前,德國僅有400家女性庇護所或安全屋,僅能容納7000名女性。其中許多設施都嚴重超員。但根據旨在保護女性免受暴力傷害的《伊斯坦布爾公約》,全德國的女性庇護設施應該至少能容納21000人。拉納對德國之聲表示,許多尋求庇護的女性不得不在深夜前往其他城鎮的庇護所—-前提是她們有車。“最荒謬的是,四分之一的女性必須自費入住婦女庇護所。也就是說,她們遭受伴侶暴力,逃離家園,尋求庇護,卻還要支付住宿費用。我認為這真實地反映了德國女性遭受暴力侵害的現狀。”

今年年初,德國聯邦議會已經通過了《暴力救助法》,遭受暴力侵害的女性將享有獲得免費法律保護和咨詢的權利—-2032年起。

德國婦女委員會主席拉納則表示,不管怎樣,這部法案總歸是一個裡程碑。“我希望這場辯論能夠得到認真對待,也希望梅爾茨總理能夠傾聽女兒們的聲音。”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Oliver Piepe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