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邦政府停擺36天破紀錄 兩黨預算僵局未解
(德國之聲中文網)週三(11月5日)是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停擺以來的第36天。上一次美國政府關門是2018年底至2019年初,持續了35天;如今「政府關門史上最久」紀錄打破,美國國會僵局卻仍然未解。
聯邦政府之所以停擺,主因是國會未能就政府年度財政預算達成共識。在國會解決僵局之前,政府關閉部分機關、暫停提供非必要服務,非強制性的費用也停止支出。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若聯邦政府停擺再持續一週,美國經濟損失將達到110億美元。由於聯邦資金中斷,政府數據蒐集受限,也讓聯邦儲備委員會難以精準掌握就業與經濟數據、並制定政策。
軍人、機場航空交通管制員等約140萬名聯邦政府員工被迫休無薪假,或者在沒有給薪的情況下工作;美國交通部長達菲(Sean Duffy)警告稱,隨著感恩節假期即將到來,若航空管制人力與薪資問題再無法解決,恐怕導致更多航班延誤、甚至空中交通大亂。
政府關門也擾亂一般人民生活。俗稱「食物券」的「補充營養協助計劃」(SNAP)部分資金從11月起暫停,衝擊了仰賴糧食救濟、約佔美國八分之一的人口;這是該計劃60多年來首度面臨中止,但後來被法院暫時擋下。幫助低收入家庭兒童早期學習的「啟蒙計劃」(Head Start)也有部分資金中斷。
此外,處於這次國會僵局核心的「歐巴馬健保」(即《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補助將於今年底到期,若國會未通過法案以延長補助,可能導致數百萬美國人無法負擔醫療保險。
目前的參議院中,共和黨以53比47的席次掌握優勢,但仍須6位民主黨人支持,才能通過法案。美國眾院9月19日通過了共和黨主導的臨時延長撥款法案,此後參院表決了14次,依舊未能闖關成功。
法案主要因歐巴馬健保而卡關:民主黨人要求預算案應納入延長健保補貼的條款,但共和黨人反對,認為先讓政府運作,才能來討論醫療保險議題。美國總統川普上週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也拒絕談判,稱不會被民主黨人「勒索」。
美聯社、路透社等媒體有消息指,參院兩黨正展開閉門談判,似乎有所進展。法新社則指出,雙方領導階層妥協的意願薄弱,但有一小群溫和派的民主黨人在努力尋求突破口,另有一群跨黨派的眾院中間派議員推出了一項降低醫療保險費用的妥協版本。
參院共和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3日表示:「民主黨人引發的政府停擺,受害者越來越多……民主黨人還要讓這種狀況繼續多久?一個月,兩個月,還是三個月?」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則把砲火指向川普,批評他這時候不關心美國人民,反而在「吹噓白宮的浴室翻修工程」。
根據路透社與益普索(Reuters/Ipsos)10月21日公布的民調,美國人認為政府關門,兩黨都有錯,但有更多人(50%)認為共和黨要承擔更多錯誤,43%的人怪罪民主黨。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周昱君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