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進口博覽會前夕推「共享大市場」 中國欲塑開放形象

(德國之聲中文網)為期六天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週三(11月5日)在上海開幕,中國於開幕前夕宣布啟動擴大進口的新措施,試圖在與美國貿易摩擦升溫、對外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的背景下,將自身形塑為「大市場機遇」。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4日宣布啟動「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計畫,未來預計每年舉辦10場大型活動,邀請5至6個國家參與。

中國總理李強也出席該系列出口活動的啟動儀式,他指出,目標是「依託各類開放平台載體,架起更多機遇、供應之橋」,讓中國成為「更多國家的最佳出口目的地」。

中國雖強調對外開放,但也有觀察指出中國近年正尋求擺脫對西方科技的依賴,例如10月底發布的「十五五」規劃建議(即第十五個五年計劃,涵蓋2026年至2030年),便把「科技自立自強」與「擴大內需」設定為中國的核心政策方向。

儘管中國近年對外輸出的加工製品持續成長,但其對全球市場需求的貢獻卻相對有限,進口幾乎停滯不前。經濟學者指出,這種失衡不僅加劇國際貿易緊張,也在國內引起通貨緊縮的壓力。

中國貿易順差攀升 突顯出口導向與全球需求失衡

宣布啟動系列出口活動計畫的活動正值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前夕,該博覽會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

該博覽會由習近平於2018年創辦,旨在回應外界對中國龐大貿易順差的批評、展現自由貿易形象。

不過,歐洲商會等機構多次批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政治宣傳意味濃厚」,2023年更指出中國對歐洲等地的貿易順差仍持續擴大。

今年中國貿易順差預計將衝破2024年約1兆美元的紀錄。為彌補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導致的銷售下滑,中國出口業者正以低價甚至虧損方式向其他市場銷售商品,以維持市佔。

僅9月一個月,中國對美出口年減27%,但對歐盟、東南亞及非洲出口則分別增長14%、15.6%與56.4%。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周依恩 (路透社、中國商務部)

相關文章